、技術要點1、養(yǎng)殖池塘準備池塘要有良好的進排水設施,池塘四周用尼龍網(wǎng)等材料圍起高50厘米的防逃設施,池內(nèi)四周種植苦草或輪葉黑藻等水草,覆蓋面為池塘水面的三分之一,以利于小龍蝦、螃蟹庇蔭和水生生物生長。新建池塘使用生石灰兌水帶水清塘,用量為150公斤每畝;老池塘首先要進行清淤、修整餓暴曬,使用生石灰50公斤每畝干池消毒;同時徹底消除池塘中的鯰、蛙、黑魚和蛇、鼠等野生敵害。池塘進水前要安裝好過濾網(wǎng)防止水中敵害進入。池水深度保持在50-80厘米,透明度35-40厘米。最好在清明前后放養(yǎng)螺螄250公斤每畝。 2、苗種放養(yǎng)每畝放養(yǎng)規(guī)格為150只每公斤的河蟹500-600只,龍蝦種苗25-30公斤每畝,同時在池塘中放養(yǎng)6-8尾每公斤的鰱、鳙魚50-80尾。放養(yǎng)鰱、鳙魚不僅可有效利用池塘水體空間,而且可以控制水體的肥度,使池水的透明度保持在35-40厘米。3、投喂飼料春季4、5月份要多投喂一些動物性飼料,如小魚或軋碎的螺螄等,一方面是此時小龍蝦要增加營養(yǎng),以利于抱卵繁殖蝦苗,另一方面有利于河蟹蛻殼生長。 夏季6-8月份高溫季節(jié)以投喂植物性飼料為主,防止河蟹攝入過多營養(yǎng)而提前進入性早熟期導致死亡。 9月份的后期要多投喂一些動物性飼料,讓河蟹積累脂肪,這不僅讓河蟹增重,還可使河蟹增重后在食用時口感更好。這就是河蟹養(yǎng)殖中俗話說的掌握“兩頭精,中間青”的原則。 日投喂量以吃飽、吃完,不留殘餌為原則,一般為池中蝦蟹體重的4-5%,可根據(jù)龍蝦、河蟹的吃食情況進行調整。每天投喂兩次,早晨和傍晚各一次,晚上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70-80%。 4、水質管理河蟹、小龍蝦養(yǎng)殖中,小龍蝦生長較快,新陳代謝旺盛,耗氧量大,故池水水質要保持清新,最好每周加水15-20厘米,確保水質新鮮清爽,并有足夠的溶氧,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5厘米以上,當氣溫過熱時,要適當加深池水,以穩(wěn)定池水水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