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在襄陽,有些人離北京冬奧會特別近,他們有的將自己的產(chǎn)品送到北京,讓冬奧會的設施更加智能便捷;有的直接投身其中,或用鏡頭向世界傳遞“中國美”,或用科技助力奧運健兒爭金奪銀,或身體力行地提供服務。今日,帶您看一看北京冬奧會中的“襄陽元素”。
“襄陽造”助力冬奧會
追日電氣:“樁”點綠色冬奧
冬奧會舉辦期間,有些場地氣溫常低至零下三四十攝氏度,低溫環(huán)境對新能源汽車的啟動、續(xù)航等提出了更高要求。追日電氣提供的200kW和300kW雙槍直流快速充電樁為北京馳銳汽車租賃有限公司的200臺純電動客車提供快速充電服務,助力北京冬奧會綠色通勤。
產(chǎn)品用途廣泛且兼具高效性、可靠性,能滿足電動乘用車、中巴、大巴等多種車型,可同時為兩輛車充電,也可雙槍充一車實現(xiàn)大功率快充,與普通直流充電樁相比,充電效率大幅提升,可更加高效地滿足奧運村和賽事場館之間通勤車輛的充電需求。同時,在雨雪、高寒等惡劣環(huán)境下也能穩(wěn)定運行,可從容應對冬奧會舉辦期間的嚴寒天氣。
“磨刀神器”:添彩短道速滑
短道速滑運動一直是中國在冬奧會上的熱門奪金項目,然而我國的冰雪運動裝備制造產(chǎn)業(yè)發(fā)展水平落后于發(fā)達國家。
華中科技大學先進制造工程研究院承接了國家體育總局“冰雪器材成套裝備研究項目”,成功研制出冰刀“磨刀神器”。
冰刀“磨刀神器”可以根據(jù)運動員的動作、著力點等運動特征,自動檢測、精準匹配冰刀加工曲線,并對加工過程進行智能化管控,實現(xiàn)了從毫米級到微米級的跨越,可有效提高短道速滑運動員的運動穩(wěn)定性。
“電控”座椅:更加智能便捷
一輛量身定制的冬奧列車飛馳在中國首條智能高鐵——京張高鐵上,連通北京、延慶、崇禮三大賽場,提供賽事運輸服務。這輛列車上的客室座椅集控旋轉系統(tǒng)和座椅電動控制系統(tǒng)由襄陽企業(yè)湖北韻生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fā)提供。
此前,列車停靠期間,工作人員會通過人工操作對座椅進行換向,不僅工作強度大,而且耗時長。有了客室座椅集控旋轉系統(tǒng),30秒內就可全自動完成全部換向。座椅電動控制系統(tǒng)則能實現(xiàn)座椅靠背多角度自由調節(jié),靠背、腳蹬、腳踏可一鍵復位,給旅客帶來更加智能便捷的乘坐體驗。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有只襄陽“小鴿子”
燈光下,手持發(fā)光“白鴿”,腳踩“小雪花”,孩子們奔跑著,從四面八方匯聚到體育場中央組成心形。2月4日晚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一個由數(shù)百名小朋友手持和平鴿模型燈籠表演的節(jié)目《閃亮的雪花》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襄陽的趙子墨就是其中一只“小鴿子”。
“節(jié)目主題是浪漫與和平,我在臺上很自豪,很激動。作為襄陽人,我特別感謝襄陽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對我的關注與鼓勵。”演出結束后,趙子墨通過電話告訴記者,以后會好好學習,為家鄉(xiāng)多作貢獻。
“雖然你只是600多只‘和平鴿’中的一只,但媽媽還是為你感到驕傲和自豪!”當晚,趙子墨的媽媽郭婷在朋友圈里這樣寫道。
這是12歲的趙子墨第一次離開家在外地過春節(jié),但他一點兒也不孤單,對他和他的小伙伴們來說這是一次難忘的經(jīng)歷。“我還見到了偶像張藝謀導演,看到了很多演員的專業(yè)演出,長了見識。”趙子墨興奮不已。
去年,趙子墨從襄陽市大慶路小學畢業(yè),考入北戲附中。他剛進新學校,就碰上北京冬奧會組委會來學校挑人。“當時導演出了一組舞蹈動作,讓我們跟著學,誰跳得好就選誰。很榮幸,我和幾個小伙伴成功入選。”就這樣,趙子墨成為冬奧會開幕式的一名小演員。
趙子墨說,去年10月,排練正式開始,每天早上8點,他就和小伙伴們一起出發(fā)前往鳥巢,一直練到晚上8點多才回學校。
4個月的排練時間里,導演高標準嚴要求。為了確保動作整齊規(guī)范,他們有時候一個動作要練習20遍以上。
“到最后大聯(lián)排階段,經(jīng)常是晚上12點才結束排練任務,一天下來要走三萬八千多步。”趙子墨說,盡管有時候大家會覺得很累很困,但每個人都沒有放棄,仍在認真訓練,“這次機會太難得了,我們都想盡全力做好,為國家爭光。”
趙子墨告訴記者,鳥巢內科技感十足,每當他們走上舞臺,由LED屏組成的“黑科技”舞臺就能通過AI識別功能,在小演員腳下綻放雪花。雪花還能跟隨小演員的步伐移動,大家在現(xiàn)場直呼“太神奇了”!
“老師讓我們演出時盡情綻放,表現(xiàn)出最好的自己。大家在表演的時候笑得特別燦爛,整體表現(xiàn)也比平時生動,也更好。”趙子墨說。經(jīng)過辛苦排練,他和600余名“小鴿子”一起為大家奉上了一場視覺盛宴。
“演出時,我特別激動,把能力都發(fā)揮了出來。我對自己的表演挺滿意的。”趙子墨說,這個春節(jié)很忙碌,很有意義。
“雖然演出畫面多是遠景、全景,但從動作、神態(tài)上仍能感受到每位小演員用心的完美演繹。”郭婷說,兒子是在2020年疫情期間喜歡上跳舞的,“干女兒是上海戲劇學院芭蕾舞專業(yè)的學生,當時在我家上網(wǎng)課,他就在一旁看著,慢慢喜歡上了舞蹈,便決定報考舞蹈專業(yè)。”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jīng)過刻苦練習,趙子墨成功考進北戲附中。
就這樣,“小鴿子”從襄陽飛進了北京。“真的很幸運,他一去北京就能參加冬奧會這樣盛大的表演,作為家長我也感到很自豪。”郭婷說,家人希望這次演出能點燃孩子心中的夢想并激勵他繼續(xù)奮斗,也希望他能學習運動員的拼搏精神,讓夢想一步步變?yōu)楝F(xiàn)實。
兩朵襄陽“小雪花” 攜手飄進《冰雪冬奧》
手持銀色滑板,身穿滑雪服,時而變幻成一朵朵銀色雪花,時而變身馳騁賽場的滑雪健兒,時而擺出倒計時數(shù)字“100”……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倒計時100天主題活動上,北京舞蹈學院附中的學生們化身冰雪精靈,與周深、周筆暢、李冰潔、楊皓然等共同演繹《冰雪冬奧》節(jié)目。其中有兩朵來自襄陽的“小雪花”,他們是張正豪、李相宜。
張正豪和李相宜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便是同班同學,二人有學習舞蹈的共同愛好,兩家家長也因此成為了好朋友。
小時候,張正豪身體不太好,四歲那年,為強健體魄,父母把他送到藝術培訓學校。在那里,啟蒙老師李軍鵬發(fā)現(xiàn)張正豪的身體條件很好,適合走專業(yè)舞蹈路子,便指導他往專業(yè)化方向發(fā)展。
李相宜從三歲開始,便在媽媽的陪伴下,去家附近的培訓機構跳舞,對舞蹈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
小學一年級,兩個孩子恰巧都進入襄陽二十中學習,并且分在了同一個班。家長之間互相交流時,張正豪父母將兒子的訓練情況和舞蹈老師推薦給了李相宜父母。不久之后,李相宜便轉去張正豪所在的培訓學校。
白天,兩個孩子在教室認真學習文化課,晚上做完作業(yè)后,又立即趕往舞蹈培訓學校進行專業(yè)化中國舞練習。二人既是互幫互助的同學,也是最好的朋友。
從襄陽一起考到北京
練舞,最難堅持的是前面幾年,兩個孩子也都有過放棄的想法。李軍鵬一邊鼓勵孩子們要“勤學苦練、目標遠大”,另一邊還不忘勸說家長:“這倆孩子都是不可多得的好苗子,你們堅持把孩子送來就行,這個階段過了就好了。”
李相宜說,一路走來,她對于舞蹈的態(tài)度也漸漸從最開始的喜歡變成了熱愛。張正豪則說,舞蹈成為了他想要一直從事的事業(yè)。
五年級那年,張正豪和爸爸一起去北京的專業(yè)舞蹈學校“試水”。當看到北京舞蹈學院附中學生的高水準訓練場景后,他激動地說:“爸爸,我就上這所學校!”
北京舞蹈學院附中在舞蹈界頗有影響力,有了確定的目標后,張正豪訓練更刻苦了。小學的最后一年,課余時間他基本都“泡”在練功房。
李相宜剛開始對報考北京舞蹈學院附中還有些不自信,但在老師的鼓勵和好朋友的影響下,也逐漸堅定信心。
功夫不負有心人。11歲那年,張正豪和李相宜“過五關斬六將”,順利通過了北京舞蹈學院附中的文化課和專業(yè)課考試,再次成為同班同學。他們也是該校2017年在襄陽招錄僅有的兩名學生。
想成為優(yōu)秀舞蹈演員
在北京舞蹈學院附中,張正豪和李相宜總是堅持練功到最晚。好多次,因為練功過了時間,他們被鎖在寢室大門外,只能厚著臉皮喊宿管阿姨開門。
“這里的同學們都很優(yōu)秀,而且很努力,我們只有更努力、更刻苦才可以走得更遠。”張正豪說。
北京舞蹈學院附中素有中國“舞蹈家”的搖籃之稱,李相宜最喜歡的舞蹈家華宵一、唐詩逸,以及今年春晚表演《只此青綠》的孟慶旸都是學校校友。她說,這些優(yōu)秀的前輩們激勵著她不斷努力。
在校期間,他們參加了第十七屆北京舞蹈大賽,榮獲了專業(yè)少年組表演二等獎。去年10月,北京2022年冬奧會倒計時100天主題活動上,二人還經(jīng)過層層篩選和反復排練,入選參演伴舞,綻放在央視舞臺。
采訪中,二人不約而同表示,自己當前的夢想是考取北京舞蹈學院,并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優(yōu)秀的舞蹈演員。
襄陽籍小伙馮俊鵬:用科技助力奧運健兒爭金奪銀
2月12日下午,中國冬奧代表團旗手、平昌冬奧會季軍高亭宇如一道紅黑色閃電沖過終點,痛快淋漓贏得北京冬奧會速度滑冰男子500米“飛人大戰(zhàn)”,斬獲中國男子速度滑冰冬奧會首金。
金牌的背后,除了運動員、教練的努力外,還有科研工作人員等人的助力。在中國速度滑冰隊代表團里,就有一名來自襄陽的科研人員,他叫馮俊鵬,今年28歲,2012年從襄陽四中畢業(yè)后考入北京體育大學,就讀運動人體科學專業(yè),現(xiàn)為北京體育大學運動人體科學學院運動生化方向2019級博士研究生。
馮俊鵬告訴記者,他很喜歡體育,曾經(jīng)練過田徑、跆拳道等項目。進入北京體育大學后,豐富的課程引領他進入運動人體科學的殿堂。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運動生化方向成為理論知識與競技體育實際結合的橋梁,讓初學的他充滿探索求知的欲望。
2014年,馮俊鵬將高強度間歇訓練這一運動生化領域的研究熱點與軍事體育訓練相結合,成功申請了大學生創(chuàng)新項目《高強度間歇訓練結合力量訓練對特戰(zhàn)學院五公里武裝越野成績和身體機能的影響》。本科期間,他主動參與了“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國家體育總局科研課題、北京體育大學校級課題等多個科研項目,積累了從動物實驗到人體實驗等多類型的實驗技能。
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馮俊鵬被調入速度滑冰國家集訓隊擔任科研人員。“國家隊作為我國競技體育最高水平的代表,對科研工作的要求更豐富、更細致、更嚴謹。”在近2年的隨隊工作中,馮俊鵬與多名運動員、教練員配合,這期間,他曾隨隊赴荷蘭、加拿大、德國等地訓練,與各國科研人員深入交流,進一步開闊了視野,了解了國際一線競技體育訓練監(jiān)控的思路和方法。
2020年11月,馮俊鵬再次被調入速度滑冰國家集訓隊,服務北京冬奧會。“我主要負責速度滑冰男子中距離組的科研保障工作,開展身體機能監(jiān)控、訓練監(jiān)控、技術分析、信息搜集等工作。”馮俊鵬說,他利用學校二七廠國家冰雪科訓基地的體育風洞、大跑臺等新設備開展科技服務,“特別是我們速度滑冰項目有一個三人配合的團體追逐項目,三個人要像一個人一樣滑行。在風洞里,我們進行了各種各樣的測試,根據(jù)他們身體情況,按照三個人不同人領滑的區(qū)間位置,包括三個人身材的搭配進行了各種模擬測試,指導他們訓練。”
令人欣喜的是,在2021/2022賽季國際滑聯(lián)世界杯暨北京冬奧會資格賽中,馮俊鵬所服務的男子中距離組獲得3枚金牌、2枚銀牌的歷史最佳戰(zhàn)績,在男子1000米、男子短距離團體追逐等項目上實現(xiàn)了中國隊世界杯金牌零的突破。
冬奧會速度滑冰項目是一項綜合性體能類競速運動,對運動員體能要求較高,馮俊鵬的主要任務就是保障運動員以最佳身體機能全力備戰(zhàn)。馮俊鵬介紹:“主要是通過各種設備得出各種數(shù)據(jù),全面了解運動員的訓練情況,并給出客觀評價。同時,通過長時間跟蹤檢測,對運動員身體機能做一個系統(tǒng)檢測,讓他們在最好的身體機能狀態(tài)下參加最重要的比賽。”
馮俊鵬說,一切關于青春的記憶都刻上了襄陽四中的烙印,高中階段的學習生活經(jīng)歷是他一生的寶貴財富。馮俊鵬表示,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他將繼續(xù)牢記“使命在肩、奮斗有我”的誓言,將多年來學習的知識落實到奧運科技服務中,努力在實踐中鍛煉和提升自我。
采訪結束時,馮俊鵬表示,非常感謝家鄉(xiāng)、親人多年的培養(yǎng)和支持,隨著體育強國建設的推進,體育將成為重點發(fā)展方向,對促進青少年健康發(fā)展發(fā)揮重要作用,“不管以后在哪里工作,非常渴望能夠有機會參與家鄉(xiāng)的體育工作,也期待襄陽在競技體育、青少年體育、全民健身各個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我是冬奧會志愿者,我來自襄陽”
北京冬奧會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志愿者積極提供服務。其中,就有來自襄陽的志愿者。2月17日,記者連線采訪了北京冬奧會志愿者、畢業(yè)于襄陽五中的北京大學哲學系2020級碩士研究生屈文鑫,聽她講述參與志愿服務的感受。
“在冬奧會做志愿者是這個冬天最浪漫的事,我就像一片雪花,融入冬奧會這個‘冰雪’大家庭。”屈文鑫說,作為一名奧林匹克大家庭助理志愿者,1月23日進入冬奧會閉環(huán)后,她一直在參與對接外賓、管理奧林匹克大家庭內部運行等工作。
1月30日中午,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前往國家會議中心OFA(奧林匹克大家庭助理)辦公室參觀交流。屈文鑫帶領巴赫參觀了志愿者們書寫的春聯(lián),介紹了春聯(lián)的美好寓意。巴赫還跟她學習了“一起向未來”的中文發(fā)音。“非常榮幸能夠與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交流,當他用中文說出祝大家新春快樂、虎年大吉時,我深受觸動。我將自己寫的‘一起向未來’對聯(lián)呈給他,他很開心,并邀請我站在他的身邊合影。”屈文鑫說。
“我們是奧林匹克大家庭,和大家在一起就是團圓。”盡管在農(nóng)歷除夕這個闔家團圓的日子里沒能和親人團聚,但能和志愿者們在一起,屈文鑫仍覺得很幸福。她說,棗糕、糖瓜、炸饃饃、餃子,還有家里的親人,都在自己的腦海里。
其實,在成為冬奧會志愿者之前,屈文鑫就在家鄉(xiāng)加入了社區(qū)防疫志愿者團隊。去年7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的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她也是廣大志愿者中的一員。
“參與志愿服務,奉獻的是汗水,體驗的是感動。”屈文鑫對記者說,“我見證了中國與冬季奧林匹克運動的浪漫相約,以后會以蓬勃的朝氣和飽滿的精神,踐行志愿服務初心,向全世界展現(xiàn)中國青年志愿者的風采。”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lián)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