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江西日報記者楊繼紅攝
圍繞大南昌都市圈 縣市區主官互訪交流
近日,大南昌都市圈的兄弟縣市區可謂互動頻繁。就如何全方位地深度“聯結”,開創合作共贏的新格局,確保大南昌都市圈重大戰略部署落地生根、結出碩果,新建區、進賢縣、紅谷灘區主官赴相關縣(市、區)考察學習交流。
3月9日,南昌市黨政代表團赴宜春高安學習考察,在高安期間,南昌市黨政代表團先后考察了濟民可信清潔能源、通瑞新能源以及高安市博物館,詳細了解高安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產業發展動態,新建區委書記王瑋也一同出席相關活動。
時間緊任務重,拜訪馬不停蹄。在簽約儀式上,新建區區長王成久和高安市市長康健分別代表新建區人民政府和高安市人民政府簽署合作協議。
南昌作為省會城市,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把大南昌都市圈打造成全省最具活力、最具競爭力的核心引擎城市,這是省會城市的責任所在。
3月9日,南昌市黨政代表團赴宜春樟樹學習考察,并舉行大南昌都市圈進賢縣、樟樹市戰略合作協議簽約活動,在樟樹期間,南昌市黨政代表團一行先后察看了仁和(集團)經典名方項目、金虎集團,進賢縣委書記徐強一同學習考察。
信息日報《政事一周》欄目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大南昌都市圈各城市之間相互走動頻繁,3月7日,徐強還率縣相關部門負責人赴樟樹市開展推進大南昌都市圈縣(市、區)結對聯系活動,并詳細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產品研發、項目規劃和中醫藥產業發展情況。
再來看紅谷灘,3月9日,南昌市黨政代表團赴宜春豐城市學習考察,并舉行大南昌都市圈有關縣(市、區)結對合作——紅谷灘區與豐城市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紅谷灘區委書記吳江輝參加有關活動。
你來我往,互相學習,就在前段時間,豐城市黨政代表團曾赴紅谷灘區考察交流,就進一步推進大南昌都市圈縣(市、區)結對聯系對接,兩地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以及現代服務業發展等方面進行了探討交流。
南昌提出打破行政壁壘 與豐樟高率先實現“一體化”
深化合作、互學互鑒,引領帶動全省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是南昌的擔當和使命。江西省第十五次黨代會提出,要進一步強化南昌作為省會的引領示范作用,打造富有活力、創新力、競爭力的現代化都市圈。
“希望新建區和高安市以此次戰略合作協議簽訂為契機,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在結對聯系合作上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毙陆▍^委書記王瑋表示,兩地將在現代農業、公共服務、文化旅游、人才交流等諸多領域加強合作,“期盼雙方盡快健全完善溝通協調工作機制,共同解決‘聯結’過程中的各類問題,探索出一條合作共贏之路,助推大南昌都市圈發展?!?/p>
據了解,新建區和高安市簽署“1+7”戰略合作協議,兩地將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發展融合互補、公共服務開放共享、生態環境協同治理、功能平臺共建共用、文化旅游交流合作、社會治理聯防聯控等七個方面推進深層次、多領域、全方位的合作交流。
樟樹市因樹得名、因酒立市、因藥揚名、因鹽聞世,目前已形成藥、酒、鹽、金屬家具制造和旅游五大支柱產業。樟樹與進賢地緣相近、文緣相似、商緣相通。
在此前走訪樟樹時,徐強就說,當前樟樹經濟社會的發展勢頭強勁,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借鑒。接下來,我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尋找差距,充分學習借鑒樟樹市經濟發展的先進經驗和典型做法,將之切實轉化為進賢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
顯然,都市圈作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之間的空間形態,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南昌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就提出,要積極打破行政壁壘,與豐樟高率先實現“一體化”進程,加快與鄱余萬、奉靖永等地區協同化發展,把大南昌都市圈建設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現代化都市圈。
目標昭示方向,方向凝聚力量。隨著大南昌都市圈各縣市區主官互動頻頻,大南昌都市圈的相關政策日趨完善,省會城市的引領、帶動作用將真正能夠得以彰顯。
專家建議:建立公共服務便利共享體制
南昌自古就有“粵戶閩庭,吳頭楚尾”之稱,是“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之地。優越的地理位置,為南昌的發展提供了天然優良的基因。
南昌社會科學院經濟學博士郭建斌早前接受采訪時說,大南昌都市圈建設既強化了南昌的核心地位,也賦予了南昌更大的責任和使命,是對南昌過去發展的充分肯定,也是對南昌未來貢獻的強烈期許,更是推動南昌加快發展的難得機遇。
與此同時,江西相繼出臺《關于支持大南昌都市圈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大南昌都市圈發展規劃(2019—2025年)》,今年國家發改委也發布《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十四五”實施方案》,方案中明確指出,要加強南昌與周邊市縣聯動對接,有序培育大南昌都市圈。
江西省社科院農業農村發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徐平平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隨著相應政策落地施行,還應該加強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必須先行。一旦基礎設施實現互聯互通,南昌有望發展成為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暢達,新興產業集聚的區域中心城市。超前規劃以南昌為中心,多層次、放射狀、強聯通的綜合交通網,加快市域(郊)鐵路線網、地鐵等基礎設施向周邊市縣對接,推進空鐵、公鐵、公空聯程發展。
同時,她提議,要建立公共服務便利共享的體制機制,實現公共管理、政務服務、社會治理等跨城通辦、聯通互認,切實發揮好大南昌都市圈的聚集力、輻射力和帶動力,進而做大做強做優。
實習生付麗玲、中國江西新聞網記者江修興/文
請您點題
信息日報傾力打造推出的“讀懂黨報”“政事一周”和“市(廳)長一周”欄目已受廣泛關注和好評,如果您想了解哪條黨報新聞背后的深刻含義,或者想了解哪位市委書記、市長或廳長的工作動態,可致電13970088875。同時,本報也歡迎讀者提供相關新聞線索,一起來為江西加油鼓勁。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