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
阜陽生態園游玩 春日回暖,萬物復蘇。隨著清明節小長假即將來臨,不少市民選擇就近游玩,感受春天的氣息。我市各大景區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相繼向游人開放。4月1日,記者走訪阜城部分景點發現,文明旅游已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 行走在潁州西湖景區,湖畔綠樹如蔭,湖心島郁郁蔥蔥,桃花、梨花、海棠、牡丹等花卉在春日里爭奇斗艷,美不勝收。市民游客尋花而來,在景區內有序“打卡”觀景,自覺保持游園距離,不隨意亂丟雜物,文明舉止隨處可見。 景區內,潁州區西湖鎮居民陳冰帶著2歲的小女兒玩耍。她把孩子擦過手的濕紙巾放進隨身攜帶的袋子里。陳冰說,自己出門習慣帶幾個袋子,不僅可以裝用過的紙巾、食品袋等垃圾,也能給孩子大小便應急用。“其實,現在景區里設施都很齊全,垃圾桶、公廁也距離不遠,但帶著年齡小的孩子,難免會有些突發狀況,隨身備幾個袋子,心里踏實。” 在
阜陽生態園景區,游客自覺佩戴好口罩,掃健康碼、行程碼,保持一米線距離,間隔有序排隊入園。園區內,文明旅游的標語牌擺放在醒目位置,文明旅游志愿者主動為游客提供衛生防疫、信息咨詢、線路指引、秩序維護等服務,讓游客感受
阜陽文明旅游的“溫度”。 景區有關負責人介紹,面對即將到來的小長假客流,清明假期
阜陽生態園景區實行實名制網絡預約購票或現場掃碼購票、分時段限流制度,實現間隔入園、錯峰旅游,確保做實做細疫情防控措施。 作為傳統春祭節日,清明節離不開掃墓祭祖,緬懷祖先。據了解,受疫情防控影響,3月28日起,我市所有陵園、公墓(骨灰堂)等殯葬服務場所暫停現場祭掃活動,全面實施封閉式管理。我市民政部門倡議,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清明節期間,建議城鄉居民通過家庭追思會、網絡祭掃、公墓云祭掃等文明簡約、綠色環保的祭掃方式祭奠故人,慎終追遠。勸導市外親友暫緩祭掃、委托祭掃,做到“非必要不離阜、非必要不返阜”,切實營造安全、文明、有序的良好節日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