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青磚黛瓦、雕梁畫棟,每座建筑、每塊青磚石板仿佛都在訴說著這座千年古鎮的歷史滄桑。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鎮遠古城擁有2200余年歷史沉淀,其獨有的風情演繹著東方的浪漫,吸引著天南地北的游客匯集于此。
從2012年至2016年,鎮遠古城用4年的時間進行提質升級。期間,鎮遠縣委、縣政府成立了專門的創5A領導小組,針對5A級景區相關標準,全面展開5A級景區創建硬件設施建設及軟件服務提升。
據鎮遠縣文體廣電旅游局局長賈芳芳介紹,該縣累計投入12.5億元,實施游客服務中心及服務點、停車場、旅游道路、風貌整治、燈光亮化門樓、文化挖掘等12個大項,以“全景式打造、全季節體驗、全產業發展、全社會參與、全方位服務、全區域管理”為抓手,大力推進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
2020年1月,鎮遠古城完成了4A晉檔5A的完美蛻變,成為了貴州第7家、黔東南州第1家國家5A級景區,其知名度也大幅提升。
在“生態之州”“文化之州”黔東南,除了鎮遠古城,還有雷山西江千戶苗寨鐘靈毓秀、黎平肇興侗寨人杰地靈、從江加榜梯田江山如畫……這些景區全方位向世人展示著當地的人文景觀、民俗風情和生態環境,無聲地召喚著各地游客慕名而至。
如今錦屏縣敦寨鎮雷屯村已成為鄉村旅游重點村,劍河仰阿莎溫泉小鎮、凱里下司古鎮入選國家4A級旅游景區,黎平縣少寨紅軍橋、洪州草坪村、水口懷公平鄉蘇維埃政府舊址等紅軍長征沿線村寨,是游客關注的紅色旅游景點。如今從江鑾里景區、天柱三門塘、麻江烏羊麻等景區在旅發大會的推動下,逐步被外人知曉。
五年來,黔東南州“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健全機制,嚴格管控下,全力保障旅游行業安全有序發展,奮力推動旅游大提質,全州旅游工作成效顯著、亮點頻出。
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黔東南充分挖掘民族文化、歷史文化、農耕文化、飲食文化、節慶文化等旅游價值,著力推動民族文化資源產品化、市場化。利用“千村百節”品牌,建立州、縣、鄉、村四級聯動機制,吸納社會資本投入群眾文化活動,激活非遺節慶旅游,每年舉辦臺江苗族姊妹節、雷山苗年、鎮遠賽龍舟、榕江侗族薩瑪節、劍河仰阿莎文化節等地方大型民俗活動。
“旅游+”提升鄉村旅游效益。按照“旅游+”的帶動模式和“珍珠+項鏈”的發展思路,推進“旅游+”發展。推動“旅游+農業”,大力實施《黔東南州“農文旅一體化”發展推進計劃》,把云谷田園、三穗頗洞農業園、麻江藍夢谷藍莓園等農業園區做成農業景區。推動“旅游+工業”,開工建設了旅游裝備制造園區,按照全球一流的要求打造了銀飾、刺繡、剪紙、蠟染、蘆笙、竹編、民族服飾、古法造紙等新的一批民族工藝品。
“傳統村落+農文體”游漸成時尚。我州依托409個中國傳統村落、126個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非遺資源、歷史遺存、紅色文化等獨特的資源優勢,謀劃“一村一品”農文體為主題的“傳統村落游”精品路線,推出了凱里云谷田園、三穗頗洞農業園、麻江藍夢谷藍莓園等文體旅融合項目,滿足游客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干農家活、享農家樂的需求。
2022全國“村晚”示范展示活動暨貴州云匠村晚,我州肇興侗寨、施秉高碑村、臺江偏寨、下司古鎮等4個分會場活動,通過國家公共文化云、央視頻等平臺直播,點播率達1000萬次以上。
州文體廣電旅游局、州融媒中心與榕江縣人民政府在榕江縣簽訂新媒體文創產業園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推動新媒體助力鄉村振興。
岑鞏周坪油菜花海、黎平皮林壩區油菜花海參加貴州“最美十大花海”評選活動,并推出3條春季賞花旅游精品線路……
“十三五”期間,我州累計接待游客4.83億人次,累計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200.55億元。其中,非遺旅游占比50%以上,文創產品成為我州旅游產業發展的核心資源優勢。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