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變“鄉土法庭”為“商事法庭”
3月27日,承辦法官呂洋開啟線上模式,組織原被告雙方進行“云上”調解,保障了疫情期間企業的合法權益。這場調解全景展示了“云上調解”如何與傳統調解銜接,打破了時空限制。
與此同時,羅家橋法庭建立了企業微信群,為服務企業、助推社會治理、保障品質民生提供強有力法治保障。
羅家橋法庭始建于1983年,2021年遷址新建,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現有員額法官2人,司法輔助人員7人,轄區——黃石大冶湖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大冶“十四五”規劃打造“雙區引領”的主戰場。
隨著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羅家橋交通越來越便利,工業越來越發達,已然成為城鄉結合部,羅家橋法庭距城關不足十分鐘車程,就近化解婚姻家庭、鄰里糾紛等方面的傳統功能逐漸淡化,涉企糾紛大幅增長,股權、票據類糾紛等新類型案件不斷涌現,“傳統法庭”的改革之路勢在必行。
“要么撤,要么轉!”大冶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陳敬濤改革思路非常清晰,院黨組意見高度一致:羅家橋法庭結合轄區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轉型為服務企業的“橋頭堡”,著力打造涉企專業審判團隊,將東岳街辦、高新區涉企民商事案件統一由羅家橋法庭辦理,將羅家橋法庭部分家事審判分流至東岳路法庭和其他鄉鎮法庭,逐步實現城鄉法庭差異化分工、錯位發展、優勢互補。
從此,羅家橋法庭走上轉型發展之路。建立涉企案件“一綠到底”的全流程服務鏈和“快調解、快送達、快保全、快開庭、快結案”的“五快”新模式,審慎辦理涉企民商事案件,參與基層社會治理,融入鄉村振興發展,為服務和保障大冶“雙區引領”主戰場營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書寫建設具有區域特色專業法庭的“變身記”。
變“鄉賢調解”為“商會調解”
“原告武漢某文化傳播公司和被告黃石某置業公司合同糾紛一案,雙方是否同意本院主持調解?”“同意”“同意”……這是今年3月份,羅家橋法庭通過商會調解室調解案件的一幕。
承辦法官呂洋通過開庭審理,抽絲剝繭查明案件事實,確認雙方存在真實的買賣合同關系,組織當事人調解,通過多名調解員釋法析理,最終,原、被告雙方達成調解協議。
為推進涉企案件高效審理,羅家橋法庭在高新區綜治中心設立了“商會調解室”——訴調對接工作室,運用“商會調解+司法確認”等模式,積極搭建涉企案件調解平臺,促進訴調對接,有效化解民營經濟領域矛盾糾紛。對案情簡單、事實清楚的商事糾紛,積極引導當事人選擇商會調解,調解成功達成協議的,依法確認效力;調解不成的,依法及時導入訴訟程序,保障商會調解機制與訴訟程序有機銜接。
商會調解員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代表等組成,日常通過座談研討、觀摩庭審、調解講座等方式,提高多渠道化解企業矛盾糾紛能力水平,并通過案后回訪、典型案例通報和風險預警等“訂單式”司法服務,幫助企業規避風險。
“商會調解室充分發揮成員在行業中的影響力和人格魅力,很多企業糾紛迎刃而解?!绷_家橋法庭負責人張蘇寧介紹道,去年來,該庭受理民商事案件500多件,通過商會調解110件,調、撤結案67件,調撤率為60%以上。幫助企業化解土地抵押還款及銀行掛賬停息等難題81個。
變“文化長廊”為“樣板展廳”
“一如既往,勇爭‘排頭兵’,打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今年年初,張蘇寧被調入羅家橋法庭任負責人時向院長陳敬濤承諾。此時,大冶市被命名為全省2021年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先行區,“深化企業破產府院聯動”改革事項被納入全省先行區行列。
“目前,羅家橋高新區基本形成了以機械制造為主打,以農產品加工為核心,以新型材料的研發生產為發展方向的全方位、立體式產業格局。這三大格局優勢,決定了我們必須在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樣板方面走在前列?!?/p>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