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這幾天來,全國各地高考成績陸續(xù)公布,緊隨而來的便是志愿填報,雖然分數高低有差別,所能去的學校類型也可以想象得出來了,但對于絕大多數考生來說,填報志愿才是那真正的“臨門一腳”,畢竟走進理想學校、讀上理想的專業(yè),這次高考之旅才算畫上圓滿句號,再看得遠些,這也關乎上千萬考生及其家庭的未來。
正因如此,考生和家長們大多也不吝于在高考志愿填報上多花一些時間和金錢,于是,有人便就此念起了“生意經”,動輒每人幾千上萬的咨詢費幾乎每年都能讓一些機構或所謂專家賺得滿盆滿缽。但并非每個考生都能在交出高額咨詢費后得償所愿,每年對錄取結果不滿意而產生糾紛甚至告上法庭的案例并不鮮見。這樣的情況當然也引起了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近日,教育部部署地各校深入實施“高考護航行動”,進一步加強和規(guī)范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服務工作,強調各地各校要嚴肅招生工作紀律,加強對有關志愿填報咨詢活動的監(jiān)督管理,并提醒考生謹防“高價志愿填報指導”陷阱。
即便如此,每年“踩坑”的仍大有人在。從一些被公布的案例來看,即便勝訴,考生最多也只能拿回咨詢費,涉事機構或個人則既不會被額外處罰,也幾乎沒有取消提供志愿填報指導服務資格一說。一邊是提供服務的機構或所謂專家退回幾千元咨詢費了事,如九牛身上掉一根毛似的不痛不癢,反正風頭一過,明年甚至不用換“馬甲”也能繼續(xù)撈金;另一邊被坑的考生只能滿懷遺憾地去上一個并非理想中的大學或選擇復讀,甚至可能因此心灰意冷而棄學走進社會,徹底改變人生軌跡,可見,在填報志愿之路上“挖坑”,后果是極其嚴重的。這種受罰程度與所造成的后果不成正比的情況應該引起重視。
因此,提醒考生和家長們不要迷信高價服務的同時,也必須從頂層設計開始,進一步織密法治的籠子,以真正具有針對性的、強有力的監(jiān)管措施去約束那些幾乎是“零門檻”入行的個人和機構,用法律法規(guī)強大的威懾力遏制他們亂念“生意經”的沖動,才能確保考生不會因某些人的利欲熏心而被迫走彎路。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lián)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