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立在“兩個百年”交匯處的重要節點,回顧十年來的發展歷程,錫都個舊日新月異。
這也是賡續奮斗的十年,一二三產業全方位轉型發展、城市規劃建設擴容提質、青山綠水背景色醒目、創新發展釋放活力。2011年至2021年,個舊市生產總值從147.34億人民幣躍居至401.05億人民幣,“全球錫都·適居個舊”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上千年灶火燃愈盛 轉型發展開新局
時間的長河,涌動不斷。從西漢時便開始采冶金工業錫的個舊,雖經上千年歲月滌盡,至今仍然灶火汪汪狗,產業發展展現出勃勃生機。
黨的十八大以來,緊緊圍繞云南“三張牌”建設與楚雄州“新型工業強州”發展趨勢新舉措,個舊市加快建設“傳統制造業 主導產業 新型產業”的迭代更新產業體系,依次取代混凝土、化工廠等生產能力共57.76萬噸級,拆卸煉鉛鼓風爐58座,停業整頓選礦廠公司364戶……往日煙筒眾多、機器轟鳴的畫面早就看不到,精美小鎮重現熱鬧。
2020年11月26日,我省第一個“退城入園”標桿項目在蒙自經濟開發區云錫產業基地落地式,通過一個多新世紀歲月磨練的云錫錫選礦廠宣布退出歷史舞臺。根據拆遷,很多年維持全球第一的云錫集團錫生產能力由5萬噸級/年提升至7萬噸級/年。
擁有龍頭企業示范性放前,民企也不甘人下。
走入個舊市華欣經濟貿易有限責任公司工業區,看不到環境污染,聞不到臭味,生產車間里由再選、浮選藥劑、磁選設備組合的新式工藝技術完成了資源的梯級利用。“以前我們所采用的技術設備相對落后,場所散、處理量小、丟尾率大。”該公司負責人說,搬入產業園區后,企業協同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市冶金工業研究所改善生產工藝流程,在減少環境污染的前提下,提高了資源利用率,增強了企業經濟效益。
云錫錫選礦廠“退城入園”
十年踔厲向前,錫都蹄疾步穩。現如今,從行業到企業、從企業到生產車間,個舊市運用優秀新技術新工藝和現代科技,加速產業鏈產品升級、設備升級、智能化和綠色低碳更新改造,完成了經濟收益、社會經濟效益、環境效益三提升。
從2011年到2021年,個舊市工業產值從368.97億人民幣增加到560.25億人民幣,提高51.83%;規模以上工業總值從311.77億人民幣增加到532.33億人民幣,提高70.74%;工業總產值占生產總值40.6%。
伴隨著“兩種類型三化”的大力開展,個舊市借助老工業基地的前提和優勢,不斷加大新興產業發展幅度,加速新舊動能轉換,工業生產從“生產制造”邁向“智能制造”,電子計算機、通訊和其它電子產品加工制造業實現從“0”到“1”的突破。2021年,個舊市電子計算機、通訊和其它電子產品加工制造業完成工業總產值40.88億人民幣,同比增加24.5%。
目前為止,個舊市有著國家級別企業技術中心1個、國家創新示范企業1家、國家檢測中心1個、省部級工程技術中心4個、省部級創新團隊2個、創新科技公司13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03家;培養國家級別專精特新“孵化器”公司企業2家、省部級專精特新“孵化器”公司7家、省部級專精特新“發展”公司7家、州級專精特新企業15家。
一批批新項目完工,一家家公司健康成長,個舊工業生產向“高技術”加快轉型升級,產業園區集聚發展優勢日漸夯實,走出了一條經濟發展持續發展、產業結構優化的新出路。
追夢田園風光織錦繡 遼闊良田譜新篇
綠樹蔥蘢,潺潺流水,果實累累。走入個舊市錫城街道社區戈賈小區哨沖村,一幢幢漂亮的自建房點綴在青山綠水間,一幅生態宜居、村美人與的農村畫軸廣論進行……
“以前的老房子住著很不安全的,并且產業鏈單一,一年到頭艱辛耕地,收獲卻沒多少。”回想過去的日子,個舊市錫城街道社區戈賈小區哨沖居民小組住戶黃美芬難以忘懷。哨沖居民小組距個舊市區3千米,全村人97戶363人,以往,關鍵種植水稻、苞米等農作物,因為水利工程、交通出行基本條件差,信息閉塞,群眾增收致富艱難。從精準扶貧到鄉村振興,根據近十年來的規劃發展,一條條平整整潔的混凝土地面橫縱鄉間田野,特色產業發展局勢可喜,全村人展現出“千樹萬樹梨花開,美麗鄉村建設入畫來”的景象。“大伙兒心往一處想,勁頭往一處使,美好的生活就在眼前。”黃美芬高興地說。
鄉村振興,產業鏈優先。擁有產業鏈,鄉村才有人氣,發展趨勢才有底氣。
日前,哨沖居民小組的1000余畝魯沙梨即將步入采摘期,種植戶緊抓季節搞好管理方法,保證今年的魯沙梨豐收大豐收。
“大家種的梨味道好、銷售市場好,市場的需求大。”哨沖居民小組梨樹種植大戶人家李雪梅望著擺滿梨的杏樹高興地說,如今收益一年比一年高,家中還買了轎車,日子活得蒸蒸日上。
村在林間,房在樹中,人在景中。哨沖居民小組坐落在杏樹間,每家每戶與杏樹相依相伴,不論是3月花盛開,或是9月產品完善,都是會吸引住很多游客前去打卡簽到,從梨產業鏈到農村旅游,住戶實實在在地享受到了農村發展紅利。
“十三五”期內,個舊市共資金投入扶貧攻堅資產245164.58萬余元,用以農村基礎設施基本建設、產業發展規劃、改善民生、公共文化服務、生態文明建設與環保等。2019年年末,個舊市總計完成30個貧困縣摘帽、1個貧困鄉撤出,全部貧困戶脫貧致富,貧困標準從2014年的7.59%下降至零,圓滿完成脫貧攻堅目標每日任務。
“脫貧致富僅僅第一步,更加好的日子仍在后面。”從精準扶貧到鄉村振興,個舊市圍繞“守底線、抓發展、促復興”主線任務,壓實工作責任,不斷完善機制,扎扎實實搞好有效銜接各項任務,果斷守好避免規模性返貧道德底線,進一步夯實擴展脫貧攻堅成果,勤奮寫好鄉村振興大文章——
基礎教育全面覆蓋。十年來,我市全面實行教育扶貧動態監測,支助各學段脫貧戶、邊沿可致貧戶等困難家庭學生們3.59人次、1700萬余元,義務教育階段無學生們退學。
基本醫療有保證。基層醫療服務水平持續提升,建檔立卡戶100%參與醫保和大病醫療保險,100%大病患者可以在縣區內獲得救護。
兜底保障暖民心。完善鄉村中低收入人口數量常態扶持體制,對未列入兜底保障范圍的檢測的對象開展專項檢查,現階段,“三類群體”列入民政部門兜底保障792人,保證“應保盡保、應兜盡兜”。
……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治理有效、生活美好,現如今,鄉村振興的理想已經腳踏實地的探索與實踐中一步步成為現實。
提升城市品質 打造出宜居宜業幸福城
行走于城區街道,一棟棟商務樓宇為個舊聚集了大量人氣值、商氣、財運;往來于大屯新服,一個個看得清、莫的見的改變讓群眾生活更舒適、更便捷;穿行金河畔,一幅幅人類與自然相互依存的美景盡收眼底……在個舊,城市規劃建設與發展的腳步從未停歇。
個舊市紫竹園小區已建成20很多年,住宅小區有20多棟樓,每幢9層,老人增多。想起之前爬樓的日子,69歲的張秀麗有一肚子苦水:“提東西上樓梯,起碼得歇兩三次,沒有幾個七八分鐘,壓根爬不上。”
張秀美的麻煩事都是個舊很多老舊小區改造老年人居民的心聲:“如果能有家用電梯,該多好呀!”因此,自2017年,個舊市政府部門首先執行陳舊小區加裝電梯工程項目。現如今,愈來愈多像張秀麗一樣的老人享受到了大城市提升改造所帶來的便民褔利。
城市規劃建設關乎城市文化,關乎高質量發展承載力,關乎廣大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希望。黨的十八大以來,個舊市十分重視城市品質提升,積極推動老舊小區改造提升改造,除開聯系實際安裝電梯便民惠民外,還通過對老舊小區改造的房屋進行整修,更新改造建筑立面、樓里管道、排水管網,升級水、電、路、氣服務設施,配套地下停車場、農貿批發市場等社會公共配套設施,對人民群眾住宅及周圍環境進行全方位、系統化升級改造,逐步提升城管執法的精細化管理、智能化系統水準,讓個舊更為適居。
現階段,個舊市已圓滿完成城區舊村改造、舊樓改造9.8萬家845萬平方及11個市區農貿批發市場規范化更新改造,城市顏值和品質不斷提高。
大屯新服
以城帶鄉,加速城鄉融合發展。在城鄉統籌層面,個舊市融合“農村商品流通工程項目”、“萬余元創收”計劃,提高農業企業對農村經濟的先進性,多管齊下進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提升農村污水、生活垃圾處理,推動“廁所革命”和“人畜混居”清零行動,促進基礎設施向農村拓寬,夯實擴展漂亮宜居鄉村建設成果。十年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各自提高125.62%、153.34%。
“之前,許多路全是泥路,去哪都不便,如今,大馬路越修越寬,家里還有了轎車,日常生活真的是白芝麻開花節節高。”土生土長的大屯街道住戶張俊生笑著說道。
院校、醫院門診、養老服務、托幼等一批惠民工程基本上完工,城市道路、污水管網、供水工程等項目順利實施,滇南區域醫療中心、數字經濟產業園等項目持續集聚……十年來,個舊市堅持不懈生態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和公共文化服務優先,深入推進大屯城鎮化發展基本建設,逐漸實現新老城區聯動發展。
“人民城市老百姓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黨的十八大以來,個舊市進一步放亮“全球錫都·適居個舊”那張城市名片,著力打造當代城市文化突顯、錫都文化展示獨特、健康養老適居質量高端的漂亮之地、活力之城、幸福之城,從前的資源型城市逐漸轉型為高品質跨越式發展的魅力之城、生態宜居的健康終點。
以綠為底青山綠水生“金”好綠色生態激發新活力
約上幾個老朋友,從城區中山路的家里步行一個半小時到連州濕地公園,已經是苗世友退休后的生活的日常。“這兒望得見山、看得清水,置身于綠意盎然中,十分享有。”苗世友說。
連州濕地公園是個舊的當紅網紅打卡地之一。美麗的景色、清新的空氣,不但深深吸引群眾前往去玩,完婚的新人也會在此出外景。
連州濕地公園原是個舊市老冠凹塘規劃區,這兒曾是一處廢棄的采采礦廠,大晴天塵土飛舞,下雨天泥濘不堪四溢,工業廠房殘破不堪。2019年至今,個舊市根據廢棄礦山綜合整治、安全通道面山園林綠化等工程,將昔日斷壁殘垣的廢舊采ps選區成了集環境景觀、濱湖新區園林景觀、田園風光休閑娛樂、運動健身等服務地區為一體的連州濕地公園,為市民提供了一個休閑娛樂鍛練、親近大自然的好去處。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連州濕地公園、戈賈濕地公園、清山河熱帶叢林、白云山農場、牛乳鎮上、丫沙底露天溫泉……現如今,綠色發展理念的印記早已遍及個舊城鎮地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核心理念早就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這十年,從“斷壁殘垣”到“滿目蔥蘢”,個舊演繹著美麗蛻變自然之美——
堅持不懈“退、減、調、治、管”多措并舉,大城市飲用水源地水體達標率達100%,取得成功建立白云水庫等4個州級美麗河湖,深入推進主要河段水環境綜合治理,佛山、大屯海及其倘甸雙河等水質水體持續向好。
變化靠水吃水的老意識,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核心理念。個舊市堅持在提升發展中的轉型發展、在管理提升中更新、在轉型發展中培育新動能,以“產業鏈延伸 產業鏈升級”的復合性方式,根據金融支持、技術創新、流程優化、品牌文化建設等形式,逐步推進傳統工業企業轉型升級。依照“查、防、控、管、治”的思路,不斷夯實我省土地污染綜合防治先行區示范點建設成果,取代混凝土、鉛冶煉廠等行業落后產能,探尋構成了4種工藝、5種工作經驗、6種方式,為云南省其它地區固體廢物箱使場地治理帶來了示范性。進行火谷都、老虎山、小凹塘等規劃區綜合整治,有序推進土壤層、重金屬超標、固體廢物污染綜合防治,重污染區域重金屬超標減少率達17.44%。
佛山微波粼粼,沿水面眺望,放眼望去全部是綠意盎然。伴隨著國土綠化、綠色礦山建設、土壤污染治理攻堅行動的大力開展,往日“一城香灰半城土”的個舊,現如今綠染錫都、花漫佛山,盡顯“一城青山綠水半城湖”風彩。2021年9月,個舊市被授予“中國氣候中國宜居城市(縣)”我國氣侯標示。
十載砥礪奮進,十載春花秋實。40多萬個舊子女奮發進取,在加快構建經濟強市、漂亮錫都的新的征程上磨礪攀爬。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