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帶養范疇擴張至“低保邊緣家庭”,讓廣大困難家庭獲益
“因為孩子殘廢生活無法自理,以前我們夫妻倆只有輪著在家里照看孩子,害怕遠行,外出工作也放心不下,只有就近原則打打零工,收益非常少。自打兒童在兒童福利院帶養至今,大家大可放心去工作,還有時間陪孩子了。如今全家人日常生活走上正軌,感謝政府免費的帶養協助我家度過最艱難的階段。”對其帶養少年兒童小博(筆名)家庭的電話回訪時,他的母親哽咽地感慨道。
2022年,東營市將完全免費帶養窘境殘兒工作中納入我市“12197”民生實事和“護童百事可樂”中統籌推進,民政局聯合市慈善基金會,以定向培養捐贈方法籌集慈善資金100萬余元,保障工作順利進行。“在今年的,大家首次將‘低保邊緣家庭的殘障兒童’列入帶養范疇,巨大擴展了確保目標,更為有效地兜緊了困難家庭援助保障網,勤奮給大量貧困家庭帶來期待和幫助。”市福利院院長王曉紅介紹說。
“類家中”撫養方式,引導孩子“三重融進”美好生活
兒童福利院打造出了“類家庭型”撫養適用方式,為窘境殘障兒童塑造了較好的家庭環境,引導孩子在“家中、好朋友、社會發展”三個層面積極主動融進美好生活,為最后重返家中打下基礎。
15歲的小偉(筆名)是今年新住院帶養的一名少年兒童。剛住院時,應對陌生的環境,形成了怯懦害羞的心態。面對這種情況,兒童福利院社會工作小付第一時間為小斌作出了需求分析報告評定,制訂專屬于他的照料計劃方案:一是建立“我的新家”。機構院中員工做為小斌的“類家中爸爸媽媽”,一起進行“一起來拍攝全家福”等結合互動游戲,讓兒童體會溫馨的家庭氣氛,逐步提高歸屬感、滿足感。二是擴展“微信朋友圈”。為小斌及和他同齡人群設計方案組織開展了多元化的小組工作,推動融進,提高了人際交往能力、操作能力、反應力和社會融入水平,挖掘了內在潛力,可以培養興趣愛好,還交到了幾個好朋友。三是感受“大社會”。在兒童福利院里,為孩子們設置權限歌曲、勞動技能、工藝美術、蒙氏教學等特色課,還開創了“動物園”、“歡樂農場”、蛋糕烘焙室、美發店、仿真模擬金融機構、愛心超市等社會體驗場地,小斌和其它的孩子們天天在老師的帶領下,在不同社會職業情景里上課做手機游戲,練了她們感受社會發展行為規則能力,促使身體健康生長和功能共享發展。“現今小斌由最初害羞內向型越來越陽光活潑,看著孩子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覺得我們的付出太有意義了”。小斌在兒童福利院的“專享社會工作”小付動心地說道。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