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眺望太白山水翠,白金盤內一青螺。晨曦微露,彳亍超白河畔,漁歌唱晚,鶴汀鳧渚,感梅雨時節下之糧庫;
最喜歡湖東行不夠,綠楊陰里白沙堤。夕陽余暉,遠眺龍感湖,白墻黛瓦,裊裊炊煙,品黃梅魚米之美味。
歡迎來到黃梅縣濯港鎮,坐享太白湖、龍感湖兩個湖水,是黃岡市較大夢里水鄉;6000年歷史時間“焦墩河卵石擺塑龍”的發掘出,論述長江中下游都是中華民族搖藍;這里有湖北最大的一個農耕博物館……
超白農作,當代濯港。
黃梅縣濯港人大主席涂楨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濯港鎮將圍繞主城區發展趨勢,加速融進黃梅縣城的腳步,全面建設“產業鏈強、農村興、老百姓富、環境美”的智能化濯港。
坐落于黃梅縣境中間的濯港鎮,東連下新鎮、張湖原種場、咸寧市龍感湖工業園區,南瀕太白湖,臨蔡山鎮、孔壟鎮,西接大河鎮,北依黃梅鎮。
奇妙的北緯度30度,穿濯港而往。濯港地形東北地區高、西南地區低,地貌為丘陵地形、平原區、度假區梯狀構造。全鄉目前45個村(小區),385個村委會。截止到2021年年末,全鄉戶籍人口為8.56數萬人。
涂楨華詳細介紹,古城濯港,博大精深,三國時屬蜀國,唐代為長吉縣里所在城市。古因住戶沿港清洗而出名濯港。濯港或是禪學五祖弘忍、明朝知名理學家瞿九思出生地點。
《黃梅縣志》記述,清朝至民國初期,濯港所屬長樂鄉管轄黃芩鎮、白湖鎮、濯港鎮和順昌鄉管轄太白鎮、路程鎮。1946年,全域所屬港湖鄉、路塘鄉。
1949年5月,全域以濯港取名。1955年11月以后,濯港的名字在濯港區、農業指導組、大躍進間往返變化。2001年3月,白湖鄉劃入濯港鎮,工業園區編制撤消。濯港鎮的城區編制此后塑型。
涂楨華詳細介紹,濯港地區水體橫縱,有“二湖、三河、五港”之謂。“二湖”就是指龍感湖、太白湖,“三河”就是指考田河、十里河、老縣河,“五港”就是指高排崗、低排港、梅濟港、改革港、大豐收港。
濯港放前、黃梅后面。濯港地區合九鐵路線、黃黃高鐵穿境經過,滬渝高速公路、福銀高速在濯港交匯處,105省道橫穿全鄉,在管轄區全線貫通16千米。
為了配合合(肥)九(江)高鐵建設,1993年6月,湖北珍貴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黃梅新石器時期的焦墩遺跡開展初次挖掘,并察覺用河卵石擺塑的一條石龍。
經湖北省文化廳考古學論述評定,確定擺塑石龍為6000年前焦墩華夏民族的壯舉。因為是長江中下游初次發覺,被考古專家稱作“長江中下游第一龍”。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