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9月17日早上,平頂山日報社小記者部協同示范園區消防救援大隊組織開展了“記者學消防”社會實踐。30名記者走入消防救援大隊,在消防救援人員的領導下,近距掌握消防安全器材、學習消防知識,度過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早上。
9月15日在下午,“記者學消防”社會實踐根據“鷹城記者”微信公眾平臺公布后,僅僅一個晚上的時間,30個主題活動配額便被搶報一空。“教師,大家報考遲了,若是有休假的記者,可不可以替補報考?”“教師,我們并沒有補報名,下一次也有這次活動嗎?”9月16日,一些錯過了報名記者父母拔打電話資詢,希望能有替補報考機遇,資詢下一次是不是還會繼續舉行相似的主題活動。
當日的活動早上9號開始,記者張弈、陳玥延、小葉楊等8點多不上便早早的趕到示范園區消防救援大隊門口等待。8點50分,30名記者所有來齊。
“消防員叔叔,這也是光頭強的手鋸嗎?這鋸子是做什么用的?”“消防員叔叔,梯子能升多大?”······現場,消防救援人員領著記者參觀考察消防車救火等,向記者詳解各種各樣消防設備和器械使用方法、作用、主要用途,一件件奇特又特殊的消防設備和武器裝備導致了記者們濃厚的興趣,網友們紛紛提問問題。針對記者提的問題,承擔講的消防救援人員認真地一一回應,用幽默搞笑的言語為小記者們上了一堂生動形象的消防安全課。
當日主題活動的重頭戲莫過感受云梯消防車了。據統計, 云梯消防車配有伸縮節梯子,供消防隊員登高作業救火和解救受困工作人員,適用高層建筑火災的滅火。李莞、趙靜孜、鄭若桉等十幾名記者在消防救援人員的支持下,戴上帽子、注意安全后,分4批走上梯子,上升至上空30米左右高度。看見梯子上的小新聞記者,地面的記者大呼擔心,大伙兒進一步的感覺到了消防救援人員的辛苦和不容易。
活動體驗最終,記者鄭若桉、王藝博、陳玥廷、司高宸宇等還處了當日的參觀感受。記者陳玥廷說,之前走在路上見到呼嘯而來的消防車救火,感覺消防救援人員很神奇,零距離接觸后,覺得她們很親切,如同哥哥一樣討人喜歡。看到這個消防安全器材以后,又覺得這些哥哥很了不起,她們是一群最美麗的人。
“通過此次社會實踐,期待記者們不但自己請牢記學習到的消防安全教育,還需要將這些消防安全知識傳達給身旁更多小孩子。大家一起從小培養消防安全意識,把握更多逃生、脫險、自救的具體做法。使我們攜手同行,營造良好的安全消防自然環境,共鑄安全防線。”示范園區消防救援大隊教導員霍兵營說。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