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防止返貧和致貧。該縣通過給予資金、項目等傾斜,未脫貧戶全部于2019年脫貧,對所有農戶的 兩不愁三保障 和飲水安全進行動態預警監測,建立臺賬動態管理;對監測戶和邊緣戶一戶一策重點幫扶,確保不返貧不致貧。將深度貧困村全部列為滬滇結對幫扶對象,多方爭取給予重點傾斜支持,不斷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提升發展質量。345名科級干部繼續對直過民族建檔立卡貧困戶實行 雙掛制 ,2019年以來爭取省發改委7300萬元的布朗族發展示范項目和省民宗部門第三輪 十百千萬 工程700萬元的支持,直過民族地區發展基礎不斷夯實。堅持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 兩手抓 ,采取提供縣內就業崗位、農產品線上線下銷售服務、扶持發展種植養殖業等確保不因疫情造成過大影響。
抓好 三清 (戶戶清、項項清、賬賬清)工作。認真落實控輟保學工作機制和保障政策措施,全縣貧困戶的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無一人因貧失學輟學,人人參加城鄉基本醫療保險,戶戶有安全住房和增收產業,家家飲水安全有保障,做到了 戶戶清 。對2014年以來實施的到村到戶項目進行跟蹤管理,建檔立卡人口人均得到5項以上措施的幫扶和項目覆蓋,做到了 項項清 。全面審計2014年以來投入的扶貧資金,加強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確保資金安全、項目安全、干部安全,做到了 賬賬清 。
抓好鄉村振興。以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以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成果。全縣選出70個自然村作為示范點打造 百村示范、千村整治 工程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其中村鎮聯動發展示范村7個、公路沿線示范村12個、產業發展示范村22個、民族進步示范村11個、鄉村旅游示范村18個。同時,以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整治、污水整治、不良風氣整治、廁所革命、村莊綠化為重點對全縣549個自然村全覆蓋進行整治。實現了所有自然村有村莊規劃,建成美麗鄉村164個、潔凈村莊440個、潔凈庭院12500戶;完成村莊綠化18.4萬平方米,安裝太陽能路燈7770盞;建成AAA級旅游村2個。該縣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3年的5759元增加到2019年的11925元,年均增長12.9%。目前,該縣產業化基地人均10畝以上,貧困戶人均達9畝,每戶貧困戶都有1至2個增收項目。設立縣鄉村就業服務站和12個省外就業服務站,731人在生態護林員崗位就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對建檔立卡戶進行了全覆蓋;住房建設共拆除重建17125戶、加固改造12098戶,所有農戶均住上了安全穩固住房。義務教育鞏固率95%以上、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率達100%。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符合轉診轉院規范住院治療費用實際補償比例達91.44%,28種疾病門診報銷比例達84.92%。符合享受養老保險待遇人員待遇按時得到足額兌現,一二級重度殘疾人、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100%享受財政代繳養老保險費政策,農村低保與建檔立卡貧困對象重合率39.25%,9338人符合條件人員辦理了殘疾人證,603人享受特困供養、47人享受孤兒救助、6295人得到臨時救助、108名精神病人享受免費服藥服務。耕地有效灌溉保障率達63.7%,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100%。495個自然村實現道路硬化,硬化率90%以上,2.4萬戶農戶實現入戶道路硬化。供電可靠率達99.9%,廣播電視覆蓋率達100%,所有建制村4G網絡實現全覆蓋,網絡寬帶覆蓋到行政村、學校和衛生室。建成村民小組活動場所549個、垃圾池1580個、無害化水沖式公廁701座、污水處理設施14個,1.84萬戶農戶有衛生戶廁,垃圾無害化處理市場化運作實現鄉(鎮)全覆蓋。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