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10月25日早上,在貴州貴陽張勝清空墓前,費家四兄妹為英烈擦洗墓牌、敬贈花束。 謝道韞 盛林娟 攝
越來越多關(guān)鍵點被栩栩如生復(fù)原
10月26日,鎮(zhèn)江日報以《犧牲71年后,英烈魂歸故里》問題,報道過幾代人千辛萬苦找尋,為英雄人物進行夙愿故事。伴隨著鎮(zhèn)江日報新聞記者趕赴現(xiàn)場訪談,更多感人至深關(guān)鍵點,在舞臺上徐徐展開。
從我有記憶力逐漸,我家就搬過好幾回。但是無論搬幾回,我家自始至終在上個世紀50年代老火車站這一片。 住在吉林省通化市的閆秀珍一直想不明白,兒時為何媽媽劉素蘭這般 執(zhí)著 地獨守這一早就蕩然無存的 老火車站 不肯搬出。
后來才發(fā)現(xiàn),我有一個從沒見過面的二舅,他的名字叫張勝清,參加了中國抗日戰(zhàn)爭、中國解放戰(zhàn)爭,后來去參與抗美援朝戰(zhàn)了,此后再也不會回家。 根據(jù)視頻連線,千里迢迢通化的閆秀珍告知新聞記者,盡管二舅一張照片都沒給家中留有,可是媽媽一直非常想念他。
思念時,劉素蘭會時常和子女提到他的二舅。 大家二舅長著一張圓圓的臉,尤其樂觀、愛說話,兒時最疼我了。1950年,我才慢慢18歲,那一天,看見他帶著一個穿軍服的大個子大哥暖暖的味道,餐后手里拿著行李箱走,我哭著喊著不許,他拍拍我的肩膀說: 妹妹去出任務(wù)了,你老老實實在家里,等待大哥回家。 可是他再沒回來過 閆秀珍動心的說,每一次提到這一段舊事,媽媽眼里一直噙滿淚珠。
歲月轉(zhuǎn)瞬經(jīng)過,悄然間,已經(jīng)是一個甲子。劉素蘭的親人相繼搬至別的都市生活,但她卻自始至終留到通化。 母親說,她得留下來,等大哥回家! 閆秀珍告知新聞記者,二舅和母親出生于河北省家鄉(xiāng),1950年1月初,他們才搬至通化老火車站附近的一間茅草房里定居。 這些年里,媽媽為了探聽二舅的降落,接連不斷回了好多次家鄉(xiāng),卻一直沒等到二舅消息。盡管他知道二舅該是壯烈犧牲,但依然懷著一絲希望。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quán)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lián)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shù)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