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齊上一堂非遺文化課”兩岸線上非遺文化課堂教學近日在北京西城和臺灣高雄聯線舉行。北京青年演員張準產生一段說書《大美西城》,展示出京都的民俗文化韻雅。臺灣高雄主會場二胡演奏《望春風》和舞蹈演出《討海人》,則傳遞出別具一格的寶島風韻。兩個地方群眾彼此合音,將活動氛圍調動起來。
“紅色和白色是基本色,請在手中揉成團,鮮紅色如核桃仁尺寸,乳白色如中藥丸尺寸。鮮紅色做兔兒爺身體,乳白色做兔兒爺的頭頂部……”在非遺項目展現及感受階段,北京市面塑象征性文化傳承人馮慧蕓領著京臺兩個地方住戶切身體會“兔兒爺”的制作流程。
自2013年起,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便積極推進民俗文藝小分隊赴臺匯演,將大陸民間文化和風俗文化推薦給中國臺灣群眾。此次與臺灣省群眾進行互動課堂,馮慧蕓也倍感親切。2015年春節假期,她曾經隨“北京文化廟會圖片·中國臺灣之行”主題活動,將面塑作品帶去臺北展覽,然后進行指導教學。“屬相主題面塑備受本地小孩子鐘愛,許多孩子學習了她與家人屬相形象面塑。看著他們快樂地親手制作,我深感不枉此行”。馮慧蕓表明。
在東城區近日舉行的“筑夢青春,筑夢將來”京臺青少年兒童交流學習上,來源于史家胡同小學、五中分校、黑芝麻粉巷子中小學等學校臺生各自表演了傳統武術、戲曲、單簧管演奏和歌曲合唱等。東城區培新小學校領導劉芳和學生一同追憶了和中國臺灣北新小學“兩新組織共上一堂課”的迷人一下子。
內地相聲大師應寧講的是2代相聲小品人與中國臺灣曲藝界的交流與合作親身經歷。12年以來,“中國傳統文化海峽兩岸行”走入寶島,培養出60名能說相聲的中國臺灣弟子。現場播放中國臺灣徒弟們學習培訓小品表演的幕后花絮,印證中華傳統文化繼往開來。
北京大興區與臺灣高雄底層交流學習上,數百名特邀嘉賓以遠程視頻的形式,展現本地農業產品特點,共敘豐收喜悅與鄉村振興發展。中國臺灣主會場的高雄市樹木農民協會董事長梁源泰說,高雄市樹木區土水豐茂,栽種出新鮮水果香氣濃香,營銷全國各地。盼望兩岸同胞能擁有更多往來賬戶,熱烈歡迎北京市朋友去樹木搶鮮。
臺灣農業意味著翁靜慧說,歸功于充沛的日照,樹木的農特產品糖度高,備受顧客熱愛。甜瓜和大興區所產一樣頗負盛名,蓮霧果色圓潤,愛文芒果鮮嫩多汁。新鮮水果通過生產加工制作而成的水果干、曲奇餅干、冰棍等都倍受銷售市場熱烈歡迎。
臺胞李岳峰的企業在今年的落地式北京市,著力打造高品質綠色產品。在探索休閑農業旅游層面,李岳峰也積極推進,依次發布牡丹節和黑桑葚節。顧客在觀賞牡丹、采收黑桑葚之外,也可以品味臺灣美食、開局音樂會,至今已經吸引住超出2人次參加。
疫情發生以來,短路線出行多起來,“微度假”迅猛發展,民宿旅游市場容量不斷發展。在北京懷柔和臺灣高雄聯線舉行的京臺美麗鄉村建設研討會上,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大數據研究院執行院長鐘櫟娜說,內地民宿發展延展性足,正影響著城鎮居民旅行方式。
懷柔井鄰栗林花苑民宿客棧責任人石塑防水詳細介紹,2014年,她曾經赴臺灣省交流經驗民宿經營工作經驗,認識了本地多位民宿客棧商家。之后在其中幾個人專程到懷柔,感受他在慕田峪長城旁邊運營的民宿客棧。“很多臺灣民宿商家特別喜歡這兒的風景。臺灣民宿的文化創意產品對客戶十分具有誘惑力,期待海峽兩岸提升文化創意協作,使民宿文化更為栩栩如生。”
“這兒匯聚了好幾家證劵總公司,也有外資金融機構陸續進駐。既坐落著北京老字號傳統四合院,也是有一座座智能化高樓大廈。”做為內地第一個定向開發的高品質產業功能區,北京金融街在今年的邁入基本建設和發展30周年紀念。在金融街中心·青年人金融業論壇暨海峽兩岸青年人金融論壇上,北京市金橋鷹石創業投資核心投資總監、臺青林宜賢說,2013年,他“登錄”持續發展的第一站就在那金融街中心。工作多年,他深覺這兒“絕對是一片非常大的天地”。
在海峽兩岸金融合作層面,人民大學國際學院金融風險控制課程副教授職稱、臺胞林承鐸覺得,伴隨著科技金融產業發展規劃,海峽兩岸對數字金融優秀人才都是有很多要求,在人才培養方面展開合作刻不容緩。海峽兩岸還可通過大數據的應用探尋與創新貸款產品,便捷海峽兩岸群眾享有服務內容。
在“下基層”“零距離”石景山溝通交流參觀考察活動進行中,在北京臺胞趕到全員掌閱藝術書店“中國臺灣青年驛站”,接到北京臺辦送的《臺胞百問》指南。她們反響強烈,一冊手中,對在京日常生活、上學、見習、買房、個人社保等日常事項,會更加心里有數。
生活在北京順義裕龍住宅小區,并且在該區域投資發展的第一批臺胞姚海宏,根據遠程視頻跟高雄父老鄉親“云端團圓”。做為親眼見證內地發展趨勢、親自資金投入順義區建設中的臺胞意味著,他誠摯地邀請臺灣高雄父老鄉親將來到北京、到順義區走一走、看一看,與此同時期待兩岸同胞多行走、常相聚。
說評書、拉二胡、捏面塑……100多名京臺兩個地方群眾近日“云空間”相聚,縱享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美。“兩岸文化同根同源,非物質遺產是栩栩如生的事例。期待兩岸同胞再次手挽手、心心相印,一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臺灣高雄左營小區協同發展趨勢協會理事長朱明德在遠程視頻時表示。連日來,緊緊圍繞傳統文化、鄉村振興發展、金融合作等內容,京臺交流學習輪流出場,精彩無限。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