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市城建重點工程辦公室聯合市城管局、市
公安局交警支隊開展城市道路施工專項整治月活動,對“圍而不干”等問題開展集中整治。結合此次行動,市城管局決定對偷掘道路和頂管等違法行為進行整治。
“掘路和頂管是為了鋪設管線,但道路下面管線復雜,非專業人員盲目施工不僅會損壞道路基礎設施,影響道路使用壽命,還會破壞其他管線造成事故,所以必須經過審批并在專業人員指導和監督下實施。”
泉山執法監督四大隊大隊長劉振介紹,2023年春節過后,由市城管局開展的違法掘路和頂管行為集中整治行動全面展開,截至目前共查處違法掘路和頂管行為15起,超期補辦手續除外,有10起受到處罰。
重拳出擊,公正嚴明,以儆效尤。2023年2月至3月9日,市區道路挖掘審批手續共辦理60起,而去年同期2022年2月僅辦理6起,2022年12月—2023年1月也僅辦理16起。
以“優”解“憂”做好服務
執法為民,他們是身披鎧甲的鐵軍;服務社會,他們又是讓城市管理變得更有溫度的“城小二”。
2022年底,泉山執法監督一大隊法制科科長陳君巡查至淮海西路卡奈花園酒店門前時,發現該酒店正在進行的裝修作業出現施工圍擋占道問題。
接到匯報后,泉山執法監督一大隊大隊長孫紅旗進行實地調查,發現該企業確實因為裝修需要臨時占用道路,該區域也的確屬于退讓紅線范圍。考慮企業實際難處,該大隊決定采取審慎柔性執法措施,允許企業臨時占用道路,并提供安全防護、揚塵防治等方面的指導。
“城小二”不僅會審慎柔性執法,還會以“優”解“憂”。
2022年,市城管局圍繞“放管服”改革,在全面實施許可審批時間由法定20個工作日壓縮為常辦事項3個工作日、不常辦事項1個工作日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精簡、優化,激發經營主體發展活力,助推我市經濟快速發展,走在了全省前列;將“招牌設置備案”涉及的所有“證明事項”的辦理材料進行整合簡化,優化辦事流程,調整線上功能模塊,于6月21日實現線上簽字確認功能。
“目前,我局所有政務服務的審批事項,已均能實現審批辦件證書的‘電子證照’,并且推廣電子證照、電子印章和電子檔案等在政務服務、商務和社會多領域應用。”市城管局行政審批處處長王黎明介紹。
堅守初心謀發展
市城管局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城管執法工作范圍逐步從“小城管”向“大城管”領域拓展,從市容秩序、環境衛生、生活垃圾分類等多方面入手,不斷提升了城市環境品質,提高了社會認可度,推進了社會基層治理。
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城管部門會繼續提升綜合行政執法效能,全面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在執法執行力和公信力不斷得到提升的同時,加大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重點領域的執法力度,把執法工作做實做細,把城市環境做優做美,使城管執法服務和靚麗宜居環境成為人民群眾的“生活必需品”。
繼續推進包容審慎柔性執法。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執法為民”執法理念,堅持“剛柔并濟”執法原則,在嚴格執法的基礎上積極實施人性化執法,在執法過程中體現人文關懷,努力做到寬嚴相濟、法理相融,讓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正確處理好“保障城市秩序”與“激發市場活力”、“規范執法”與“管理效率”、“法律”與“自律”的關系,推動法治效果與社會效果相統一、執法工作與群眾滿意雙提升。
繼續加強執法工作重心下移。持續推進市級執法力量工作重心下移,有效統籌市、區、街(鎮)執法力量,加強指導培訓監督,強化隊伍規范管理,健全完善市、區、街(鎮)執法人員和社區服務人員協同解決城市管理問題的工作機制,促進城管執法深度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加強主動治理、源頭治理、系統治理,完善為民服務機制,落實便民惠民舉措,推進社會基層治理,提升社會公眾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