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深入推進“民族團結+黨建”融合發展。按照州委“一統領四推進”總體思路,在全州推行“州級干部聯鄉、縣級干部聯村、機關聯基層、黨員聯群眾,時代出卷、干部答卷、人民閱卷,走好新時代果洛趕考之路”的抓黨建、促落實“四聯三卷”工作機制。重點加強基層組織和政權建設,織密建強民族地區基層黨組織體系,增強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的有效性,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加強鄉鎮黨政班子特別是黨政正職隊伍建設,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抓黨建促民族團結。堅持人財物向基層傾斜,落實基層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政策,完善村級黨群服務中心功能。加大在優秀少數民族群眾中發展黨員力度,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管理、監督,嚴格執行黨員不得信仰宗教和參加宗教活動的規定。
——深入推進“民族團結+生態文明建設”融合發展。深化州情認識,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冰川雪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保護工作與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同步設計、同步實施、同等責任,以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為牽引,堅決扛起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的重大責任。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與生態環境保護有機融合,推動生態共建共享,發揮各族群眾在保護生態環境中的積極作用,建設生態上和諧共生的共同體。深度融入省委省政府打造“五個示范省”和“八個新高地”的重要部署,依托國家公園建設,持續推進生態文明改革,進一步完善山水林田湖草沙冰雪生態體系保護管理體制機制建設,落實河湖長制,建立冰雪山長制,完善林草長制,抓實抓細清潔能源示范州創建工作,進一步加大“廁所革命”力度,繼續組織實施好“家園美化行動”、農村環境連片整治、三江源清潔工程和全州性植樹造林、國土綠化,推動實施黑土灘、鼠害防治連續連片治理,深入推進草原生態補獎政策。加大生態保護績效考核評價和責任追究制度執行力度,堅定不移做“中華水塔”守護人,堅決保護“地球第三極”生態安全。
——深入推進“民族團結+增進民生福祉”融合發展。構建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健全統籌城鄉可持續的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制度,穩步提高保障水平。完善推進“健康果洛”建設體系,加強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加強傳染病、地方病、慢性病及高原常見多發病防控工作,統籌“五醫”聯動,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加強中藏醫服務體系建設。著力促進全州大中專畢業生、農牧民等群體就業創業,推進少數民族群眾轉移就業,實施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計劃,保持全州就業形勢長期總體穩定。以推動果洛民族教育高質量發展為總攬,提升教育戰線“五支隊伍”能力素質建設水平,建立覆蓋城鄉布局合理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鞏固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建立與全省產業體系相匹配、與社會充分就業相適應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優化教育布局和學科專業結構。統籌實施義務教育改薄與能力提升、教育現代化推進等重點項目。提高省內外異地辦班辦學規模和質量,推動各族青少年學生同校共班、交往交流,共同團結進步,健康成長。
——深入推進“民族團結+文化引領”融合發展。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扎實推進格薩爾文化、河源文化、民俗文化、德昂灑智文化等我州獨有的特色文化發展,注重挖掘展示文化共性。加快以班瑪紅軍溝為主的紅色文旅融合品牌建設,扎實推進村集體經濟提質升級,培育壯大“一村一品”“ー鄉ー業”,帶動縣域經濟發展和群眾增收。打造民族手工藝品牌,適時舉辦“民族團結進步手工藝”大賽。支持民族團結主題的影視文藝作品和出版物高質量創作,不斷滿足各族群眾高品質精神生活需要。
——深入推進“民族團結+高質量發展”融合發展。全面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進一步密切鄉村振興工程與涉藏工作“生態、發展、穩定”三大目標的有效結合,著力做好領導體制、工作體系、發展規劃、政策措施、考核機制等方面的過渡和銜接,加大致貧返貧風險防控力度,建立相應的保障機制和風險規避機制,高度重視扶貧領域問題整改,抓好村干部、黨員、致富帶頭人、駐村工作隊這四支隊伍,確保已脫人口穩定脫貧、避免返貧。加快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結合全省“四區帶”農牧業發展布局,推進牦牛、畜產品等產業深度發展,注重品種改良,持續做好“久治牦?!薄案实玛笈!薄艾敹嗖匮颉薄肮宕簏S”“班瑪藏茶”等“果字號”綠色有機農畜品牌和市場鏈條打造。大力推動民族傳統手工業和中藏藥材加工、藏茶加工、有機化肥加工、飲用水資源開發等本地優勢產業,構建高原特色農牧業現代化產業、生產、經營體系,整體打造“生態果洛、綠色農牧”區域品牌。依托我州豐富獨特的旅游資源,統籌發展生態體驗游、民俗文化游、紅色旅游、高原健體康養游等新業態,積極探索和發展“航空﹢旅游”新模式,大力發展全域旅游,創新有利于農牧民廣泛參與的業態模式,開辟以民族團結為主題的旅游項目和產業,持續擴大生態高地、秘境果洛的品牌影響力,努力打造世界級生態旅游目的地。使旅游業成為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和諧產業。高質量統籌新型城鎮化發展,積極推進瑪沁撤縣設市,加快農牧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科學規劃布局,強化建設管理,提高保障能力,提升治理水平,因地制宜地打造好三江源生態城鎮、最美果洛文化城鎮、青甘川交通通道新型城鎮、黃河源山水城鎮、青南有機畜牧業基地綠色城鎮建設。積極爭取全省“百鄉千村”示范工程和“高原美麗鄉村”檢核項目份額,加大城鎮棚戶區和農牧民危舊房改造等力度,構建高品質的城市、城鎮、鄉村體。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