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今年計劃安排審議項目3件
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有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9月,市人大常委會啟動2023年立法工作計劃的編制工作。在常委會相關調研的基礎上,通過函件、報刊、網絡和基層立法聯系點等渠道,向公眾、人大代表、市直部門、縣(區(qū))人大常委會、立法咨詢專家等公開征集立法建議項目,最終確定惠州市野外用火管理條例、養(yǎng)犬管理條例、電力設施保護及供用電秩序維護條例等3個項目作為審議項目;惠州市暴雨災害預警與響應條例作為預備項目。
惠州市野外用火管理條例為2022年結轉項目,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已分別于2022年8月和2023年1月對條例進行了第一次、第二次審議,擬于2023年7月進行第三次審議并交付表決;惠州市養(yǎng)犬管理條例擬于2023年5月進行第一次審議。
該負責人介紹,惠州電網是省網重要樞紐通道,對推動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為了促進電力事業(yè)發(fā)展,化解電力工作在實踐中遇到的相關問題,我市電力主管部門連續(xù)多年提出了制定地方性法規(guī)的要求。目前項目立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較為充分。該項目由市能源和重點項目局及惠州供電局牽頭起草,擬由市政府于2023年10月前向市人大常委會提交議案。
今年立法預備項目為惠州市暴雨災害預警與響應條例。據介紹,我市橫跨廣東省“兩大暴雨中心”,近年極端暴雨頻發(fā),多次創(chuàng)下省強降水歷史紀錄,甚至引起了泥石流、山體滑坡及城鄉(xiāng)積澇等災害,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開展暴雨災害預警與響應相關立法,有助于提升暴雨災害防御的法治化水平。
開展《惠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立法后評估
2015年5月28日,我市成為全省首批開始行使地方立法權的地級市之一,7年來已頒布施行8部地方性法規(guī)。立法后評估是提高立法質量的有效途徑,市人大常委會從2017年起每年開展立法后評估,今年將對《惠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開展立法后評估。該負責人表示,該條例于2017年3月1日開始實施,至今已有6年之久,有必要對條例實施情況及制度設計進行評價評估,以推動條例更好實施和立法質量的提升。
記者了解到,為更好發(fā)揮地方立法在城鄉(xiāng)建設與管理等方面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儲備立法資源,今年將開展兩項立法調研,包括我市生活飲用水二次供水管理情況和農村建房管理情況調研。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