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30日,在巴蜀魚米之鄉瀘州市瀘縣東部核心區 百和鎮東岳村,集中連片的2500畝油菜探出 腦袋 ,為深色的田土披上了綠色外衣。
從觀景臺遠眺,映入眼簾的不止有成片的油菜花田,還有300余畝剛栽下的桃樹和李子樹。幾個月后,油菜花黃,桃花、李花將遍布山坡。
瀘縣百和鎮的11個村社中,有6個村與重慶市永川區接壤。兩地如何借助先天優勢,加速互聯互通?歲末年初之際,記者進行了探訪。
打造高粱油菜 CP :共建萬畝糧油產業示范園
今年8月高粱豐收,我家收獲2479斤高粱,賣了8801元。 百和鎮排樓村村民艾光彬是全鎮散戶高粱收購中,收益最高的一戶。
當前,瀘縣東翼萬畝糧油核心區有1.2萬余畝,包含百和鎮東岳村、排樓村和軍大丘村,采用 高粱+油菜 輪作, 高粱+大豆 、 高粱+紅苕 等套種模式,以 公司+村資公司+專合社+農戶 的方式,當地村民不僅有土地流轉金,還可以在糧油基地務工,每天有60元 80元的收入。
2022年,百和鎮全鎮高粱產量達400萬斤,產值超1400萬元。 在瀘縣百和鎮鎮長梁杰看來,高粱是村民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更是瀘、永兩地合作的 牽引繩 。
百和鎮是瀘縣糧油的重要產地之一,農業優勢較為突出,鎮內農業產業與重慶市永川區農業試點鄉鎮仙龍鎮契合。兩地的合作,不謀而合。
東翼 瀘縣糧油現代農業園區引進了重慶金糧源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入駐,進行產業發展和農業科技研發,實現互利共贏。 梁杰說,百和鎮正大力發展農業產業,打造川渝農文旅融合示范鎮。
瀘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加強與重慶永川區協同合作,瀘縣立石鎮、永川區吉安鎮達成共建萬畝糧油示范園共識,2022年上半年合作完成了4500畝高粱種植,目前正在推進油菜種植,預計合作完成12000畝。
農業產業技術互流互通,臨界鄉鎮村民之間的交流往來也日益緊密。
梁杰介紹,鎮上方碑村有千戶村民的自來水供應,是來自一家重慶的水務公司,滿足了方碑片區村民自來水的需求。
農業數字賦能:現代化產業園雛形初顯
當天下午,記者來到瀘縣立石鎮和永川區吉安鎮的交界處。碩大的藍色標牌上,寫著 永瀘橋 三個大字。永瀘橋右側,便是川渝融合瀘永現代農業示范園,這里已經集中連片種下5000畝油菜。
川渝融合瀘永現代農業示范園。龍欣雨 攝
2022年下半年,立石鎮開展了土地流轉工作,并對土地進行整理,修建水溝、田間道路、機耕道等,讓園區更加便于機械化耕作,為信息、智慧、數字化農業打下基礎。目前,產業園雛形基本顯現。 瀘縣立石鎮黨委副書記范明泉介紹。
再看重慶。重慶永川區吉安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李艷紅介紹,吉安鎮確定由黃沙村、寒瀘村、向前村和石松村參與園區建設,同時依托園區積極布局農業產業一體化,與立石鎮共同謀劃布局高粱大豆帶狀套種種植模式,實現種植高粱2000余畝。
立石鎮和吉安鎮都是農業大鎮,所以計劃依托現有優勢,在農業上做文章,以此作為融入 雙城經濟圈 的突破口。在產業發展上,還準備與永川共同發展優質稻+魚蝦、名優水果等產業。 范明泉說。
產業合作如火如荼,瀘縣立石鎮還計劃與重慶開展文旅、交通等方面的合作,如探索農業旅游模式,開展油菜花觀賞、稻田摸魚釣蝦、果樹作物田土認養等農事旅游活動;交通方面,加快斷頭路、斷頭橋等連通,形成互聯互通新格局,讓川渝往來更加便捷。
下一步,我們還將聯合立石鎮,著力優化農業產業布局,利用現有水產養殖場地,做好稻魚共生、魚菜共生等復合農業。深入推動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落地,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布局鄉村旅游,爭取形成新的近郊游打卡地。通過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更好更快地建設好瀘永融合發展現代農業園區。 李艷紅說。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