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連日來,在強降雨影響較嚴重的韶關、清遠、肇慶等地,救援搶險一刻也未減慢。人員提前轉移安置,災區逐步恢復通信,鐵路線路運輸秩序全部恢復,1.5萬件中央救災物資緊急調撥支持廣東……各地防汛救災一線不斷推進、突破。
記者從省防總獲悉,截至發稿時,受此輪強降雨影響,全省已緊急避險轉移10.74萬人。與此同時,各方力量繼續向汛情最險急的區域集結、迅速投入救援。這場硬仗,還在繼續!
22日下午,清遠英德市浛洸鎮水位漸退。救援工作持續進行。 南方日報記者 曾亮超 陳國飛 攝
暢通救援“生命線”
位于韶關武江區的龍歸鎮、江灣鎮在這一輪強降雨中受災較重。尤其是江灣鎮,受山體滑坡、道路塌方等影響,當地的交通、通信一度中斷。如何暢通道路、通信兩大救援“生命線”,成為救援隊伍面臨的第一道難關。
4月20日,得知江灣鎮發生山體滑坡事故,省地質局第三地質大隊立即派出技術人員趕往現場,為救援搶險、清理塌方工作提供專業支撐。地質三隊副總工程師李向貴第一批乘坐應急直升機前往災區,趕赴一線指導開展災害點調查和搜救工作。地質三隊地調中心主任龔錦釗接到指令后,迅速指導地面機械救援隊沿道路清理塌方、疏通道路工作。
經過16個小時奮戰,在清理了20多個塌方點后,地面機械救援隊終于打通了318縣道直通鎮中心的道路。
除道路塌方外,本輪強降雨導致江灣鎮各行政村附近山體均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滑坡等災險情。為了盡快摸清當地地質災害情況,避免更多險情發生,4月22日,地質三隊又抽調技術人員15人,分成5組進駐江灣鎮開展地毯式排查工作。
為了助力江灣鎮盡快恢復通信,省應急管理廳利用鐵塔大數據模型及時發現公眾通信失聯區域,聯合省通信管理局啟動通信保障Ⅳ級響應,搶險維修人員攜帶衛星背包基站逐步靠近受災區域,臨時搭建應急通信網絡,解決江灣鎮外圍部分受災群眾的通信難題。同時,運用直升機運輸運營商人員及3套衛星基站背包進入受災核心區域,并組織運營商及時開展基站線路搶修工作,逐步恢復災區的公網通信。
這次救援行動,直升機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廣東省礦山救援韶關基地,記者看到多架噴涂有廣東應急、南航通航字樣的直升機忙碌起降。
省航空護林站站長劉佳英告訴記者,當前我省已協調、投入多架直升機在韶關等地開展救援工作。“一方面是從江灣鎮等區域往外輸送被困群眾,另一方面是協助運輸救災物資,與此同時還要從空中開展災情偵查工作。22日雨勢有所減弱,為直升機飛行作業創造了良好條件,我們搶抓這一時機,提高效率,盡可能運輸更多的人員和物資。”他說。
洪峰過境上萬人提前轉移
“辛苦大家,要做好轉移的準備了!”接到通知后,在清遠飛來峽鎮,駐村工作組、村干部提前趕往尚未轉移的群眾家中提醒。
此前,據水文部門預測,北江特大洪水洪峰將于22日當天過境飛來峽鎮。為確保潖江蓄滯洪區一旦啟用時,當地能做到盡快轉移,防汛相關人員挨家挨戶進行了提醒。
“有了2022年抵御特大洪水的經驗,飛來峽鎮今年的防汛工作更有‘章法’。我們提前做好人員轉移工作,確保做到有備無患。”飛來峽鎮黨委副書記周宇楓介紹。
飛來峽水利樞紐是北江防洪的關鍵防線。而水利樞紐所在的飛來峽鎮地勢低洼,每逢洪水過境,往往內澇一片,這會對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帶來極大威脅。本輪強降水以來,該鎮通過加強預警、上門入戶宣傳、提前預判、壓實網格責任等方式,多措并舉保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22日凌晨,漆黑夜空下,飛來峽水利樞紐控制室燈火通明。
當日3時,飛來峽水庫出現18900立方米/秒的最大入庫流量。9時,北江干流石角水文站出現1810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北江干流全線出現洪峰!
經過統籌調度飛來峽、樂昌峽、灣頭水庫等15宗水利工程,共攔蓄洪水7.3億立方米,保障了北江大堤萬無一失,實現了不啟用潖江蓄滯洪區的調度目標。
“迎戰本次北江特大洪水,飛來峽鎮可謂是‘有驚無險’。”周宇楓告訴記者。截至22日,當地提前轉移群眾過萬人。
水文專家提醒,盡管北江干流全線洪水均已出峰回落,但退水階段仍存在水位高、流量大、流速快的情況,后續山洪、泥石流和山體滑坡等致災風險較高,沿線居民仍須繼續做好防范,注意防災避險。
一群人守護一座城
22日凌晨1時許,肇慶懷集縣城臨街很多商鋪的燈亮了起來。隨著洪峰過境,洪澇積水逐漸排出。商戶主們拿出掃帚、畚斗、拖把,清出屋內的污泥濁水,打掃門前的垃圾雜物。
街道上,身著紅馬甲的黨員干部及志愿服務隊和居民們一起忙碌著。大家分成5至10人的小隊,揮動鐵鏟、掃把,在消防水車的配合下,加緊清理淤泥雜物,沉積著層層泥沙黃土的道路重新露出了原本的瀝青色。
此前不久,懷集縣發出通知,組織黨員干部到城區受浸區域開展清掃工作。黨員干部迅速響應到位,從深夜至清晨,包干區域人員按部署抵達責任區域。
針對住宅小區及商業廣場的地下車庫地勢低、水位深的情況,懷集縣住建局、應急管理局組織4支隊伍,借助專業設備抽出車庫積水。
22日5時許,記者看到靠近河道及橋梁區域,仍有一定積水且水況復雜。懷集縣消防救援大隊在這些區域部署車輛及沖鋒舟,接送有需要的群眾進出。
在懷城大道靠近中心洲大橋段,一段過腰深的積水阻擋了市民進出的道路。市民黃先生在下雨前外出,這兩天一直沒能回家。情急之下,黃先生撥通政府求助熱線,很快被告知有消防沖鋒舟可接送市民出入。他采購好一批食物和礦泉水后,坐上沖鋒舟,順利渡水回到道路另一端的家中。
在短短15分鐘的時間內,沖鋒舟便來回4趟,先后搭載多名群眾進出。
同樣在懷集縣,甘灑鎮羅愛村水東坪出入道路因泥石流堵塞。大型鏟車上山清理土方時,車輛因打滑受困,村民扛著鋤頭自發支援,共同清理疏通道路,守望互助的“雙向奔赴”讓村里和外界交通順利恢復。
發生在懷集縣的一幕幕,也是全省防汛陣線的縮影。面對風雨肆虐,一群人用心、用情守護家園。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打好打贏這場防汛救災硬仗,廣東全力以赴!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