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被大樹環擁的天目山,一座在億萬年的時光里靜默矗立的原始森林。天目山素以“大樹華蓋”、“物種基因寶庫”名滿天下,更有文人墨客感嘆“天目千重秀,林海十里深”。
6月26日下午,杭州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高票通過了《浙江天目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條例》。
這是杭州市首次為“一座山”立法。這也是臨安歷史上第一部地方性法規。
這部《條例》,前后歷時5年,歷經70多稿修改,最終凝練成4000多字、37條條款。
這部《條例》為臨安天目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再立規矩,給中國江南這個不可多得的“物種基因庫”和“文化遺產寶庫”又筑屏障。
“量身定制”的條例如何做到“合身”
2018年,在長江經濟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估組提交的一份《浙江天目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評估報告》中,首次提到“及早制定針對天目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相關法規,實現‘一區一法’的目標”。
臨安區人大常委會、區政府、天目山管理局、浙江農林大學隨即聯合成立了《浙江天目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條例(草案)》立法研究項目課題組。臨安區委高度重視,成立雙組長制的立法工作專班。
既然是量身定制就要做得“合身”。專班成員一方面馬不停蹄赴省內外開展調研,哪里有好的經驗就去取經,吸收到《條例》中來;另一方面頻頻召開座談會或實地走訪,聽取專家學者、主管部門和鎮街相關負責人、保護區原住民等各方建議,不斷吸收好的意見對《條例》進行修改充實。
自然保護區條例首次寫入“共同富?!?/p>
“探索具有天目山特色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促進天目山保護區和毗鄰區域的鄉鎮、村莊融合發展共同富裕?!薄稐l例》中這短短的一句話,卻凝聚著一份沉甸甸的共識,也是《條例》突出的亮點。
位于天目山腳下的一都村,有1400多常住人口,8戶村民位于天目山保護區內,整個村子部分山林劃入了保護區。
據了解,在《條例》通過的前幾天,立法組工作人員還在為《條例》中不能影響原住民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內容逐字斟酌,并針對這一內容反復修改十多次。
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大會貢獻杭州經驗
今年,《杭州市生態文明之都建設條例》立法項目正在有序推進中。臨安這部《條例》此時通過,也將為杭州打造“兩城一都”積極助力,為美麗中國地方立法先行做出成功嘗試。
2025年9月,第五屆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大會將在杭州舉辦。十年一度的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大會之所以落地杭州,與天目山作為全省首個、全市唯一的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員單位緊密關聯,而此次《條例》的推出,也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大會貢獻杭州經驗。
后續,臨安將以高標準貫徹執行、嚴要求管理保護、新理念發展利用好《條例》。根據《條例》,堅持差異化、特色化理念,深入挖掘天目山生態文化產業等方面的資源稟賦,一體化推進天目山管理保護、建設利用。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