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經常刷視頻的人,遇到的寵物都是吃好穿好,毛絨絨軟乎乎且惹人愛的。但在城市的角落,都會有這樣一群孤獨且容易被人嫌棄的動物,四處躲藏甚至還會被惡意傷害。它們就是城市的流浪貓狗。
6月28日上午,一箱箱果蔬、面包、肉類等,從陽西縣人民北路的卜蜂蓮花超市出發,由超市的工作人員運往織鎮下草朗村的流浪動物基地,這里是約200只流浪動物的避風港,也是眾多愛心人士匯聚善意的見證地。記者跟隨志愿者的腳步,見證了愛心超市和愛心人士如何為這些無家可歸的生命帶去希望和溫暖。
“楊叔,這是超市送來的物資。”志愿者花花帶領超市工作人員和記者走向流浪動物基地入口,此時基地內的狗狗嗅到一些屬于“生人”的味道,便此起彼伏地叫著。“你們穿好雨衣,進去后不用害怕,它們只是對陌生人比較好奇,不會咬人的。”站在基地大門前,負責人楊叔告訴記者,這個基地于2018年在眾多志愿者的捐助下建成,遠離居民區,有400多平方米,劃分了10余個區域。他收養了百余只流浪狗,50只流浪貓。
楊叔和花花把大門一開,十幾只狗搖晃著尾巴一擁而上,將他們團團圍住。記者進門見到,有金毛、雪納瑞、泰迪、中華田園犬等不同品種的狗。基地的結構比較簡單,四周都是鐵絲網圍墻,用鐵柵欄隔成一間一間的犬舍,屋頂裝了電扇便于通風。按照公母、體型、性格和健康程度,貓和狗都被分在不同的區域。部分在隔離觀察期間或生病的動物,則安置在獨立的籠子里。
“一開始我也沒想到會收養這么多狗,現在已經超出負荷了。這件事一旦開始,就很難停下。每次看見流浪動物在外受苦,心里就覺得難受。”楊叔說。楊叔今年65歲,是黑龍江人,在陽西靠收廢品為生。2011年,他在陽春市東湖公園救助了一只尾巴殘疾的流浪狗。從那時起,他便開始了救助流浪動物、學習護理動物的旅程。從救一只狗,到救一群狗,楊叔傾其所有,搬遷5次,頂著重重阻力走到今天。
基地里的流浪狗有被遺棄的、有跑丟的,也有從狗肉店的刀口下救下的。“這只貓是別人撿到的,但不愿意養,昨晚從中山送過來,還在隔離觀察中。這只狗叫灰灰,現在10歲了。”楊叔如數家珍般談起基地里的動物,臉上滿是憐愛,他在心里記下了每一只動物的故事:它們是誰,從何而來,因何而傷,性格如何。
◎ 愛心之舉吸引200多人加入面對龐大的流浪動物群體,僅憑借一個人的救助力量,顯然是杯水車薪。2023年9月,志愿者花花了解到楊叔的基地缺乏資金和人力,于是組建了一支200余人的愛心救助團隊。“因為我自己也養狗,所以對貓貓狗狗有特別的感情。”花花說,她加入救助團隊的初衷很簡單,就是希望能為這些無家可歸的生命盡一份綿薄之力。她平時會捐款捐物,聯系各方資源,為流浪動物基地籌集所需物資。
“基地里每天要消耗上百斤的食材,楊叔年紀大了,資金也不足,難以維持。”花花告訴記者,為了讓基地可以正常運轉,她組建了兩個微信群,匯聚力量幫助流浪動物。愛心救助團隊的200多名成員來自全國各地,基地費用主要來自愛心人士捐助,每月的救助款項為2000元至5000元。在微信群上,每個月都會公開發布愛心款項、物資明細及支出明細。其中有多名來自珠三角的愛心人士連續捐款,本地的愛心人士來到基地做義工,還有愛心醫院為流浪動物減免絕育手術的費用。
隨著愛心救助團隊的壯大,基地里的情況也得到了顯著改善。從每天為動物提供基本的食物,到現在定期進行設施改造、打疫苗等。但面對數量較大的動物,這些資源依舊是入不敷出。
“最大的資金支出是購買流浪動物的食物。幸好有愛心超市的幫助,減輕了我們的壓力。”花花說,為了籌集流浪動物的食物,她聯系了卜蜂蓮花超市,讓她驚喜的是負責人非常愿意參與這項公益活動。卜蜂蓮花超市經理許女士介紹,了解到流浪動物基地的情況后,超市決定每周都進行捐助。“由于超市的肉菜不隔夜售賣,當天剩余的食材或者是淘汰商品,都將捐贈給流浪動物基地。”許女士表示,捐助物資不僅能幫助流浪動物基地緩解物資緊張的問題,也能讓超市在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減少浪費。
◎ 救助動物的意義在于養下去“救助流浪動物的真正意義并不是救活,而是養下去,讓他們不必再遭受饑餓、病死,或者喪生在車輪底下。”楊叔和花花認為,救助流浪動物是一種承擔了生命的責任和使命。為了照料流浪動物的日常生活,楊叔每天從早上8點忙到凌晨兩三點。“煮飯、打針喂藥、打掃基地、給狗放風,一刻也停不下來,一天都離不開這里。”楊叔說,收養流浪動物不僅是給一口飯吃,流浪貓狗要經過檢查、驅蟲、打疫苗后,才能進入不同的區域生活。為了救助動物,他向寵物醫院、網絡學習護理寵物的知識,保障基地的通風,每天觀察動物的健康狀態。
“寵物也是生命,值得好好對待。”楊叔和花花說,選擇了養寵物,就要提前了解寵物的習性,承擔起相應的責任,不能隨意遺棄。不能因為一時興起選擇養寵物后,又因為各種原因將它們拋棄,任其自生自滅。楊叔還說,曾經基地開放過寵物領養,但由于沒有經驗、設置的領養機制不完善,一部分貓狗在被領養后被再次遺棄或是杳無音訊,所以基地如今不再將動物交給不熟悉的領養者。
近年來,養寵人群越來越龐大,據《2023中國寵物行業發展報告》統計,2018—2023年我國養寵數量持續上升,今年寵物數量將增至近2億只。然而,激增的寵物數量給城市治理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對于流浪動物,目前還沒有明確禁止和懲治遺棄寵物行為的法律,而且遺棄行為難被追蹤,導致棄養寵物的成本很低,進一步導致了不文明養寵以及棄養寵物的可能性激增。花花認為,由于個體救助機構受制于人力財力,能收留的流浪動物的數量是有限的,而且一旦救助人遇到問題,這些流浪貓狗將面臨再次無人問津的困境。
“我們更希望每一位養寵人都能善始善終,對寵物負責一輩子,從源頭上解決流浪動物的產生。同時,我們也需要倡導更多的人參與到流浪動物的救助與保護中來,讓每一個生命都能得到應有的尊重和愛護。”花花和楊叔深知,在改善流浪動物群體的生存環境這一道路上,還有許多困難,但他們愿意堅持去溫暖那些被遺忘的生命。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