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成都國際鐵路港綜合保稅區,剛剛下線的21箱電視機芯,將通過中歐班列在12天后運抵歐洲波蘭。
這些電視機芯的元器件大多來自沿海地區,在
成都完成機芯等零部件生產,最后將在波蘭工廠完成電視整機的組裝,送往歐洲各國,到達消費者手中。
TCL光電科技(
成都)有限
公司總經理 陳合智:我們在2023年出貨量達到5100多個柜,比2022年提升約20%。
這種供應鏈相互配合的模式,讓電視整機實現了歐洲本土化生產,從而更加快速地響應歐洲的市場變化。據
成都海關統計,2023年
四川中間品進出口5965.7億元,占
四川外貿進出口總值的62.3%。今年前兩個月,
四川中間品進出口936.7億元,同比增長14.2%。
在
廣州,一家生產膜電極的
公司大部分產品都出口到了歐洲、北美和亞洲地區。膜電極,是氫燃料電池的核心零部件,主要由膜材料構成,被形象地稱為燃料電池的 心臟 ,其中最薄的質子交換膜,只有8微米。
近幾年,
新能源汽車走俏海外市場,作為核心零部件的膜電極銷量也跟著火了起來。
科技含量高,性價比高,再加上全球產業鏈的密切分工合作,讓中國氫燃料電池膜電極受到海外市場青睞。
今年前2個月,
廣州外貿進出口總值達1637.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9.2%。同期,
廣州進出口中間品約803.2億元,占進出口總值的49.1%。其中,
汽車零配件類、平板顯示模組類中間品出口額分別增長24.1%和15.1%。
在
佛山,一家主要生產工業、娛樂照明用燈的企業生產的各類LED燈大多銷往海外,比如
汽車照明用的大燈、尾燈、剎車燈等,種類達上百種。
歐司朗(中國)照明有限
公司佛山工廠廠長 徐留玉:
公司年銷售額約50億歐元,
佛山工廠2023年比2022年增長了大約11%,主要銷往歐洲、北美,包括亞太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24年前2個月,
佛山外貿進出口883億元人民幣,其中中間產品出口214.1億元,占出口貿易額的30.2%。
公開數據顯示,中國外貿已經連續12年位居全球中間品出口的第一大國,中間品對外貿增量的貢獻接近六成。2023年我國出口中間品11.24萬億元,占我國出口總值的47.3%。中間品貿易已成為中國外貿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