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7月8日上午10時,六安城區二水廠工作人員朱曉亮、孫根冒著酷暑,巡檢供水設備,確保居民用水無憂。
炎炎夏日,驕陽炙烤著大地。當人們四處尋覓一絲涼爽的時候,在我們的身邊,卻有一群與太陽“同行”的人,他們無懼“烤”驗,在各自的戰線上堅守崗位,用辛勤的汗水,保障著群眾的生產生活,守護著城市的高效運轉。連日來,記者走近烈日下一個個忙碌的身影,記錄汗水下的凡人微光。
無懼“烤”驗 呵護供水生命線
7月5日,27.9萬噸;7月6日,28.4萬噸;7月7日,28.6萬噸……連日來,六安城區日供水量逐步攀升。安全穩定供水的背后,有著不懼“烤”驗的最美身影。
“古城花園小區的供水管道突發故障,居民急等用水。”7日下午4時許,六安三峽水務有限公司客服中心接到網格員電話,隨即派單給管網水體運維工作組,搶修隊伍迅速集結,第一時間趕到現場。
關閉閥門、放置圍欄、擺好警示牌……待做好安全防護后,搶險隊員開挖作業面,探尋查找漏點,安裝哈夫節,每一個動作都一絲不茍,每一個步驟都爭分奪秒。戶外宛如大蒸籠,汗水濕透了搶險隊員衣衫。不到一個小時,小區恢復正常供水,居民們一片叫好。
而這只是戰高溫保供水的一個小場景。
每年7、8、9月份,是六安城區用水高峰期,居民生活用水和城市道路清潔、園林綠化等用水量大幅上升。目前,六安城區共有一水廠、二水廠、東城水廠和新城水廠,四個廠總供水規模達50.5萬噸,完全能夠滿足市區日常供水需求。
為保障高溫天氣用水安全,六安水管家調控中心利用智慧調控平臺科學精準調度,運用“大數據”科學分析用水趨勢,實時監測供排水情況,與各單位充分發揮聯動機制形成合力,確保信息暢通,做好統籌調度,精準助力安全供水。
在供水高峰來臨前,六安三峽水務有限公司組織專業人員,對制水生產設施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及維護保養,特別是對易產生高溫運轉的設備進行專項維護,加大關鍵設備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力度,做到安全檢查全覆蓋、零死角,加強水質檢測頻次,全力確保居民用水安全無憂。
鏖戰高溫 “汗”衛萬家清涼
身穿藍色工裝、背著工具包、頭頂安全帽、手拿紅外測溫儀和巡線記錄本,7月9日早上7時,國網六安市城郊供電公司韓擺渡中心供電所副所長董克軍和同事夏林已經開始迎接新一天的高溫“烤”驗。
巡視的線路桿塔大多只能依靠步行抵達,室外天氣悶熱,體感溫度高,巡視人員尋找合適的測溫點,快速記錄設備溫度,仔細檢查設備周圍無隱患后,還沒來得及歇口氣,又頂著烈日繼續前行,頭上豆大的汗珠從安全帽里滴落,工作服在高溫天氣下早已變成了“暴汗服”。
入夏以來,六安地區強對流天氣與高溫天氣交替出現,迎峰度夏電力保供工作進入“戰時”狀態,截至目前,電網負荷持續高位運行,最大負荷達到340.9萬千瓦,其中居民負荷最高占比55.7%。國網六安供電公司全方位梳理電網運行薄弱環節,制定完善電網風險防控預案,增加高溫大負荷時段巡檢頻次,守牢大電網安全生命線,全力保障廣大用戶清涼度夏、用電無憂。
“110千伏黃堰變10千伏新城大道29線001號桿101開關進線設備線夾需更換,請盡快前往!”日前,國網六安市城郊供電公司不停電作業中心接到任務,迅速組織人員、物資、車輛,火速趕往現場。帶電作業人員身穿全套絕緣屏蔽服,站在面積不足1平方米的絕緣斗里,在15米高空直面炙熱陽光灼烤,動作嫻熟地對線路展開絕緣遮蔽、隔離等操作。經過40多分鐘的奮戰,在客戶用電“零感知”的前提下,順利完成工作。當作業人員脫下絕緣服時,里面的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透。
4輪交直流系統排查、90次綜合檢修、70余項隱患缺陷得以消除……迎峰度夏正當時,在六安,像這樣奮戰在一線的“電力小哥”還有很多,他們踏著熱浪一路前行,用辛勞和汗水守護著萬家清涼。
“蒸”戰一線 保障平穩安全供氣
“進入盛夏,我們巡檢的力度和頻次都增加了,為的就是讓居民用上安全穩定的天然氣。”7月8日上午10時許,六安新奧燃氣巡檢員范冬雪抹著額頭上的汗水說道。
隨著陽光的持續炙烤,燃氣調壓柜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蒸箱”,范冬雪頭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手握檢測儀認真地進行檢查,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為確保燃氣管網設備安全,范冬雪和身邊的許多同事冒著酷暑奮戰在一線。
7月7日下午2點,在熱浪翻滾的中心站內,運行工盧先治正在對燃氣管道進行著日常檢修,臉頰上掛滿了汗水。高溫下的燃氣管道每碰一下,都是對意志力的頑強考驗,運行工們迎“峰”而上,他們一絲不茍的責任心,保障了城市燃氣的正常供應。
“每次打開汽車引擎蓋,熱浪撲面而來,會感覺到強烈的灼熱感。”加氣工李恩東身上的工作服,總是濕了又干,干了又濕。可就算是在這種環境下,他依然沒有忘記自己的責任,牢牢堅守在工作崗位。看著一輛輛車加完氣后駛向遠方,李恩東內心的那種成就感油然而生。
烈陽高照下,戶內維修工與安檢員,他們穿梭在小區樓宇、大街小巷,逐小區逐戶進行排查,現場解決群眾急難愁盼,護航千家萬戶的用氣安全。記者了解到,7月5日至6日,六安城區總用氣量超過70萬立方米。入夏以來,供氣人不懼“烤”驗,“蒸”戰一線,全力保障燃氣安全穩定供應。
“醫”路暢通 滿足群眾就醫需求
高溫持續在線,中暑和因高溫誘發的其他疾病也成了醫院里接診的主要病癥。“活干著干著就感覺站不住了,等醒過來人就在醫院了。”7月9日上午,在皖西衛生職業學院附屬醫院(市二院)急診科病房,73歲的林老伯經過治療,已恢復意識,生命體征也趨于正常。
老人因在田里持續勞作,高溫環境下沒有及時補充水分,導致中暑。“入院時患者呈昏迷狀態,體溫高達42℃。”該院急診科主任王峰介紹,接診后,當班醫生迅速為其物理降溫,又進行了補液、吸氧等緊急處理,幫助老人脫離了生命危險。
高溫中暑的情況不是個例。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抵不過高溫炙烤,連日來城區幾家醫院已收治多位中暑患者。從目前情況來看,以輕癥中暑為主,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下作業的人是易發人群,體質較差、有基礎疾病的人在通風條件差、濕度大的環境中,也易出現高熱、意識模糊、驚厥,嚴重者發展為熱射病。
針對高溫天氣可能帶來的健康危害,根據市衛健委統一部署,我市加大對公共衛生風險的監測,各級醫療機構進一步加強門、急診管理,優化服務流程,縮短患者等候時間。門、急診量大的醫療機構開通中暑急救綠色通道,一旦出現高溫中暑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可通過急救綠色通道迅速進行救治。各級急救機構做好院前急救各項準備,確保迅速出診,妥善做好患者救治和轉運;各級疾控機構積極指導企事業單位做好高溫環境下作業人員的防暑降溫。同時,充分利用多種形式和渠道,廣泛開展預防高溫中暑和因高溫誘發其他疾病的健康宣教,提高公眾防范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努力降低高溫中暑的發病率。
即將入伏,發生高溫中暑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進一步增大。在此,市衛健委也提醒廣大市民,要避免高溫時段戶外活動,出汗多時適當補充水分和鹽分。對于老人、體質較差者等中暑高危人群,即使在家,高溫時也應打開空調或做好通風。一旦發現有人中暑,應立即將其移至通風陰涼處,解開衣扣腰帶,并快速扇風物理降溫。若癥狀重者,要在保持環境通風的同時,用濕毛巾冷敷中暑者頭部、腋下和腹股溝等處并扇風加速散熱。一旦出現惡心、嘔吐,持續抽搐,意識不清,體溫高且不出汗的情況,應及時送醫急救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