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時至立秋,暑熱未減。在西塞山區澄月紅色足跡館一樓的小房間里,一名穿著白大褂的老人正在給居民講解病歷;隔壁的小會議室里,幾名穿著汗衫的老人圍坐聊著近況。
“這些人都是退役老兵,是我們‘金色號角’老兵志愿服務隊的隊員。”今年65歲的隊長房漢一說,在這里,有事大家一起上,有困難大家一起解決,仿佛再次回到了部隊,回到并肩作戰的青春歲月。
1978年,我國邊境暗流涌動,房漢一入伍后成了一名炮兵。
他解釋,火炮是一種多人協同操控的武器,即“多人一桿槍”。挖駐鋤坑、火炮展開、推炮入坑、戰斗準備、裝定諸元、裝填彈藥、奉命發射、收炮掛炮、撤離陣地等一系列步驟需要大家協作,才能快速、準確殲敵。
“一個班一門炮,班長也是炮長,副班長兼瞄準手,我當時就是瞄準手。”房漢一介紹,瞄準手直接影響到射擊的準確性和效果,在火炮發射環節上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每個瞄準手都有一個替補戰士,一旦不幸犧牲了也能確保這臺火炮的戰斗力。
但在一次敵襲中,房漢一的這臺火炮差點徹底“癱瘓”。據他回憶,在開炮的間隙,全班緊急開挖一個小房間大的“貓兒洞”,大家伙兒穿著短褲光著膀子揮汗如雨。在即將完工時,敵人的炮彈卻打在了在開挖的“貓兒洞”附近,洞里中間松軟的泥土整塊垮了下來,將房漢一以及替補戰士雙雙掩埋。
“萬幸的是,戰友們時刻互相關注著對方的安全。我很快被戰友們從土里扒了出來,但我的替補在炮彈襲擊的時候還在更深的洞里。”房漢一來不及后怕,他連聲喊著“洞里還有人!洞里還有人!”他和戰友們一起與時間賽跑,最終成功將替補戰友救了出來。
吹響“金色號角”
“我們戰友之間的深情厚誼就是在槍林彈雨中,在一次次的生死考驗中建立起來的。”房漢一一邊說一邊領著記者上了紅色足跡館的二樓。
可以看到,二樓大廳里儼然陳列著行軍被、綠軍裝、戰士遺書等老物件。房漢一透露,這些老物件都是戰友們捐贈的,得知要建立紅色足跡館,成立“金色號角”老兵志愿服務隊,不少退役老兵積極參與,紛紛慷慨解囊,有物件的捐物件,有錢的捐錢,有力的出力。
褪色”的軍人本色。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