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這些布匹織好后,將發往河口唐立特紡織品有限公司進行織布、半成品加工,再通過口岸運送至越南福壽省生產基地制作成成衣出口。 公司副總經理許艷潔介紹,項目自去年3月正式投產以來,條件優、出口便、服務佳,已建成16條生產線,預計今年實現年產值8至10億元
紅河州擁有豐富的煤資源和光能、風能,其中開遠工業基礎深厚,擁有長江以南最大的小龍潭露天煤礦,是吸引我們落地的第一大因素。 許艷潔介紹,2019年江蘇新東旭集團順應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大勢,決定產業轉移,在紅河投資建設運營年產10萬噸針織高檔面料、2萬噸機織家紡面料項目。
項目毗鄰云南能投紅河發電廠,蒸汽、水、電等要素的集聚,為紡織服裝全產業鏈的生產、經營提供了保障。 蒸汽是火力發電附屬產品,利用熱電汽循環生產,價格只是原來產地的三分之一。 許艷潔說。
輕紡產業落地對紅河實屬難得,有著廣闊發展前景。 開遠產業園區管理公司相關負責人王云表示,開遠市近年來依托資源優勢,激活傳統煤、電產業,推動紡織產業與現代煤化工產業融合發展, 園區依托要素共建共享產業鏈區塊布局,加強與開遠小龍潭化工園區聯動,向上游發展聚乙烯類紡織材料生產項目,向下游引進品牌服裝制造項目,促進行業產業鏈和關聯企業快速向園區集聚。
依托交通區位和入駐紡織園區龍頭企業的帶動效應,紅河州在 區縣 之間、 區市 之間、 縣市 之間實現紡織產業鏈條聯動發展。龍頭企業新東旭注冊成立子公司在開遠、河口及越南福壽省落戶,投資建設三個廠房,依托利用區域資源優勢實現最優化布局。其中,依托開遠能源優勢進行面料生產,生產成本大幅降低;河口具備跨境人力資源優勢,縫制工廠勞動力成本得以降低;河口生產的產品到越南可進一步加工后再出口,競爭力更具優勢。
東部技術、紅河面料、越南服裝,通過 三廠 緊密協作、聯動發展,紅河州逐步形成了面向東南亞、歐美國家紡織服裝生產出口的完整產業鏈。 三個廠之間距離均不到200公里,物流時間短,各生產環節實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許艷潔充滿信心地說: 項目總體建成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35億元,年上繳稅收1億元以上,可安排就業崗位2500人以上。而且園區優質的全程跟蹤服務,讓企業忙生產更安心、謀發展勁更足。
王云坦言,園區一直按照 有事必應,無事不擾 原則,全力協調解決GRS驗廠、蒸汽穩定供應、電力保障等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切實為企業排憂解難,為生產保駕護航。
與此同時,園區日漸完善的基礎設施,也在為承接產業轉移增加 砝碼 開遠市綠色紡織科技產業園已完成基礎設施投資7.89億元的一期開發建設,配套建設有園區道路、給排水管網、供汽管道、標準化廠房、污水處理廠等基礎設施,正持續優化建設蒸汽管道,有效提升園區承載力,激發園區發展活力。
如今,園區發展紡織產業 主陣地 優勢日益凸顯,初步形成了集織造、印染,高檔面料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布局。去年3月,該園區被中紡聯認定為 全國紡織服裝產業試點園區 ,7月又被納入河口沿邊產業園區開遠片區規劃。
我們要搶抓列入河口沿邊產業園核心區的歷史機遇,以綠色紡織發展為核心,以 東部技術+紅河制造+越南組裝+世界市場 為發展方向,積極主動承接產業轉移。 王云說。
一企兩國三廠 跨境產能合作模式的探索成型,是紅河州疊加園區優勢、精準招商釋放 乘法效應 取得的成果。按照 一園三片 空間布局,紅河州正加快推進實現河口片區、蒙自片區、開遠片區的聯動發展,進一步彰顯區域發展聯動優勢。
目前,河口沿邊產業園區已集聚紡織類企業4家,去年實現產值4.2億元,與蘇州博豐紡織有限公司簽訂開遠年產3.6萬噸棉紗染色及15萬錠紡紗廠建設項目框架協議,在談重點項目3個。未來,紅河這片產業沃土將迎來承接與發展紡織業更多更大的機遇。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