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杭州臨平、余杭投入重金,橫店下沉整活,南潯盤活資源,上虞抱團求新……從上游的生產到下游的發行,浙江多地正嘗試。
諸如“8天狂卷8億”的財富故事成為最直接、生猛的原動力,自2020年“呱呱墜地”以來,短劇一路狂飆,市場規模暴增至373.9億元,逼近國內電影總票房的七成。
資本催生集聚,隨著政府拿出真金白銀支持,傳統影視頭部企業奔赴進場,互聯網大廠紛紛加入賽道,電商借勢……聚合效應下,短劇邁入新階段。
頂著持續高溫,制片人六邊(花名)剛結束三部“奪命”短劇的拍攝,“跑了三個地方、一周干完上百集”。見證短劇賽道從起勢到爆火的他,稱這“還不是最瘋的”。
各家能手都在尋找機會。除了業內各家企業,浙江的不少地方政府攜著極大的熱情,搶先入局。
今年年初,湖州市南潯區菱湖鎮,7套國有閑置別墅被請來的專業布景師改成5種現代風格,按需供應:短劇拍攝所需的霸總臥室、小人物逆襲小屋,宴會廳、會客室……足夠容納各式愛恨情仇。
這個習慣慢悠悠的江南小鎮,因此變得“速度與激情”起來。
其間一套別墅,據一旁居民透露:“這一周,白天黑夜都在拍,壓根沒停過。”
而此劇組,由經典電視劇《還珠格格》里的柳青(花名)帶隊,成員多是老帶新。記者所在片場,便是“鐵打”的導演、攝像;“流水”的演員,由導演今勝昔(花名)全權掌控節奏、把握鏡頭——
以60秒情感戲為例,新人演技青澀,這位在影視圈沉浮近30年的老牌導演,便將同樣內容,遠景、中景、特寫,各拍一次;走位、力度、表情,各有側重。熟悉各種套路的他,一秒不多拍、一鏡不多給。從8時到23時,戲換戲、演員接演員,輪軸轉,套拍完6個本子、42個分鏡。
但這熱鬧,卻來自無心插柳柳成蔭。
用南潯區影視產業發展專班成員胡世明的話來說,根據《南潯區影視文化產業發展三年規劃(2023-2025)》、《南潯區扶持影視產業發展十六條政策意見》,他們主要為服務“大戲”、打造“全域片場”。但盤活的1006個點位“空著也是空著”。正好去年短劇火爆,當地順勢吸納短劇劇組近80個。
對此,胡世明算了一筆賬:截至目前,南潯共兌現237萬元財政補助,帶動劇組在本地消費近億元,“平均用1元財政撬動60元消費”。同時,好評追好評,也讓南潯在影視圈打出了名氣。看著滿墻“專班動態”,“在此劇組,數量多得都貼不下了。”他喜笑顏開。
無獨有偶,杭州臨平推出“3個億扶持”政策,成立全省首家區直屬“影視協拍中心”,搭建微短劇拍攝基地“臨影廠”;杭州余杭設立兩億元基金,加速建設網絡微短劇審查分中心,全鏈路支持微短劇創作;紹興的上虞e游小鎮,也是直接推出政策,實現來虞人才首年“零元入住”……不少地方都拿出真金白銀,推動短劇產業發展。
杭州臨平“臨影廠”短劇拍攝現場。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除了政府,更多業內大拿高調入場:傳統影視行業龍頭企業如華策影視、檸萌影業,陸續開拍短劇;大牌如周星馳、王晶,直接下場。更有上游騰訊系閱文集團等,手握大量爽文版權,官宣下海;下游快手等大流量平臺,帶著破億“老鐵”用戶,強勢加盟……給本來就大火的短劇市場,再添一把火。
作為全國聞名的影視重鎮,“去金華、進橫店”成為不少短劇劇組首選——無數成熟制片、導演扎根于此,從適合的景、人到轉場等,大小資源應有盡有,享受“一站式”服務。
老人帶新人入圈,新劇促老劇更迭。
今年上半年,隨著400余個短劇劇組的涌入,爭分奪秒搶“人”搶“景”,橫店影視城在加時——24小時運轉不停歇的同時,也不斷下沉加碼——專門為短劇搭建拍攝場地。
下午三四點起床、晚上八九點談事、凌晨三四點收工的“生物鐘”已然不再。這個夏天,即便是烈日當頭的正午,也常能碰見身著繁復古裝的短劇演員,一手舉著小型風扇,一手提著衣擺,小跑而過。
在片場上,橫店更是一擲“千金”,現代片場青芒果、新天地,以及融匯古今的華夏文化園微短劇場景改造,也相繼落了地。
“熱門片場依舊搶手,需要提前幾天預定協調。”橫店影視劇組服務有限公司基地運營相關負責人周豐來不由感慨,短劇風口依舊,引無數人心馳神往。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