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測產現場
在測量現場,專家組成的驗收組在實地查看水稻田間長勢后,抽取了三塊稻田進行實割實測。經過收割、稱重、測水分、換算、專家復核結果等環節,最終得到基地的產量。
驗收組正在計算測產結果
揚州大學教授、中國作物學會栽培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兼水稻學組組長戴其根說:“今天測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績,最高產量是達到1163.45kg,這樣的產量水平,在全國來說也是頂尖的。獲得這樣的高產,既有品種又要有良種良法相結合?!?/p>
基地航拍
據了解,這個基地位于興義市萬峰林街道樂立村,是2013年在袁隆平院士的倡導下建設的。十多年的時間,這里的稻田從最初的畝產900公斤到去年的1174.16公斤,畝產不斷突破。今年,依托貴州省水稻產業技術體系和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在黔西南州農業林業科學研究院和貴州省水稻所的共同實施下,也是取得了最高畝產為1163.45公斤的喜人成績。
黔西南州農業林業科學院正高級農藝師張恒棟說:“我們基地主要是采用雜交水稻超高產精確栽培技術,根據水稻的葉齡模式和生長發育規律,精確定量水稻移栽葉齡、移栽規格、施氮量、施氮方式、施氮時間,精確灌溉,獲得水稻高產。”
基地示范種植的水稻
依托這個基地的項目實施,開展好水稻超高產精確栽培技術、“兩增一調”高產栽培技術、無紡布缽苗育秧技術、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示范與展示,同時進行主推水稻品種展示、水稻新品種篩選等工作,輻射帶動周邊地區水稻單產提升。
興義市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黃德剛說:“今年我們興義市農業農村局與黔西南州農林科學院合作共建了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項目,借助農林科學院的這個基地,共同完成相關的這些技術和品種篩選,總結提煉相關成熟的高產栽培技術和實用的高產栽培品種,推廣應用到我們全市各鄉鎮去,全面帶動全市水稻大面積單產的提升,促進全市的水稻豐產豐收。”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