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飛針走線,繡出日月星辰;巧手翻舞,織就幸福生活。國慶節前夕, 千年指尖技藝 繡出美好生活 2024南華彝繡文化周 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南華縣彝繡產業園啟幕。
啟動儀式上,身著彝族盛裝的模特手持彝繡單品,踩著彝樂鼓點,在 T臺 上演一場彝族古老文明與現代美學的隔空對話,呈現一場精彩的文化和視覺盛宴; 百名繡娘繡南華 開針現場,繡娘們飛針走線,以精美的繡線、精湛的技藝同繡南華地圖,開啟南華 錦繡 新時代。此外,啟動儀式上宣讀了《南華彝繡產業聯盟共識》,成立了彝繡產業聯盟和全州首家以民族刺繡、縫紉為主,涵蓋鄉村電子商務、茶藝、服務禮儀培訓的南華至善職業培訓學校,為龔永香等100名具備較高技能水平的民間刺繡手藝人以及非遺傳承人頒發了 南華繡匠 證書。
新格局助推新發展,新模式激發新動力。南華縣副縣長李駿揚表示: 為全力推動彝繡產業的資源整合、創新發展,深化政、產、學、研、用融合協同,打造良好的南華彝繡產業生態,40家單位達成共識成立南華彝繡產業聯盟,創新推動彝繡產業發展與傳統文化保護、區域品牌打造、助力鄉村振興等有機融合。同時,以 南華繡匠 評選為抓手,持續加大彝繡人才選培力度,以人才賦能彝繡產業發展提質增效,跑出彝繡產業新賽道。
文化周期間,還設立了彝繡青年藝術集市,獨具南華特色的 繡舞南華 群眾文化廣場舞和 村T 彝繡品牌專場秀輪番上演,為國慶期間到南華游玩的旅客送上一份彝繡元素滿滿的非遺大餐。
截至目前,南華縣共有2萬余名彝繡從業人員,通過 縣級工坊、鄉鎮車間、家庭作坊 三級生產體系,輻射帶動3780戶脫貧戶,2萬余名群眾及197名殘疾人在 家門口 實現靈活就業、增收致富。南華彝繡自信從容走出大山,遠銷上海、南京等各大市場,產值從2021年的5100余萬元增加到1.18億元,繡娘人均月收入從2000多元增加到4000元以上,發展經驗入選全省第二批 兩場革命 典型,闖出了 大名堂 ,繪就了鄉村振興新畫卷。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