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太陽到達黃經 90 度,我們迎來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個節氣——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采用土圭測日影,確定了夏至。夏至雖然白晝最長,但卻未必是一年中最熱的一天,夏至過后,太陽直射點開始從北回歸線逐漸向南
移動,北半球白晝開始逐漸變短,但由于太陽輻射到地面的熱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發的多,故在其后一段時間內,氣溫將繼續升高,因此有“夏至不過不熱”的說法。真正的暑熱天氣,大約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
夏至時節,正是江淮一帶的“梅雨”季節,這時候江南梅子處于黃熟期,空氣非常潮濕,冷暖空氣團在這里交匯,導致陰雨連綿。在北方地區,夏至以后,隨著溫度增高,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雷雨天氣驟來疾去,降雨范圍小,一些地區還可能會出現暴雨,容易形成洪澇災害,此節氣應注意加強防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