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瑞昌墻體廣告 瑞昌市經濟開發區地處“沿江工業開發帶”,是長三角、珠三角和閩南經濟圈的內地,也是
江西省實施沿江開發戰略的前沿陣地和接受濱海工業梯度搬運的理想之地。憑仗本身實力,
瑞昌市經濟開發區2013年獲批省級經濟開發區。
【“一園三區”渠道優】
5月下旬,一批外地客商來該市作出資考察:長河大路、南環路、東環路、瑞碼大路、長江大路……行走在寬闊潔凈的園區道路上,看著漫山遍野的
工地廠房,客商為該市“高大上”的園區渠道而深深招引。
瑞昌市經濟開發區空間布局為“一園三區”,即碼頭工業城、大唐新區、城區工業園區, 建造方案總面積為19.15平方公里。其間,碼頭工業城方案建造10.96平方公里,定位為
化工、造紙、木業家私、電纜以及銅商品工業為一體的重工業區; 大唐新區方案建造5.12平方公里,首要開展集電子工業、輕工工業、專業商場、倉儲物流和總部經濟于一體的新式開發區;城區工業區方案建造3.07平方公 里,工業定位為輕工區,首要開展紡織服裝、機械制作和食物工業。到現在,“一園三區”實際投入基礎設施建造資金近30億元,開發面積近15平方公里,已 建成較為完善的基礎設施網絡,廠房面積到達800萬平方米,其間近期建成的標準廠房有紅木工業園、華中木業工業園在內的85萬平方米,將創造變成小微
公司 孵化基地,使用騰籠換鳥方法盤活園區閑置地。2016年方案建造180畝金嶺創業園和60畝黃金工業孵化園,創造才智園區渠道,以華瑞縫紉線
公司電子商務 團隊為主導,方案建造園區
公司電子商務產地,引導
公司做強線上電子商務交易。放眼全部經濟開發區,已經變成廣大客商出資創業的熱土。
【“八大工業”力氣強】
2015年,總出資20億元的新洋豐復
合肥項目,創造了項目建造的“
瑞昌速度”。現在,該市正在以新洋豐復
合肥和天瑞豐收復
合肥為龍頭,著力壯大生物肥料工業,力求“十三五”末產能到達300萬噸以上,創造長江中游重要的肥業生產基地。
區域開展,離不開工業的強力支持。該市緊緊圍繞
九江“新工業十年舉動”方案,以申報 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建成長江中游綜合性口岸為載體,大力培育和開展戰略性新興工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加速傳統工業轉型晉級,推進工業邁向中高端,推進工業集 群集聚集約開展。現在,市經濟開發區已開始形成以木業家私制作、配備制作、銅及銅商品制作、電纜制作、造紙及紙制品、化學品制作、紡織服裝、
建材制作等八 大工業為主的工業布局。其間,銅及銅商品制作、電纜制作、造紙及紙制品、化學品制作、
建材制作等首要散布于沿江,紡織服裝首要散布于城區,木業家私制作和 配備制作兩者皆有之。2015年,八大要點工業完結主營業務收入357億元,占全市工業總量的80%。
公司的興隆、工業的鼓起,推進了全市工業經濟唱響 “好聲響”。
【“經濟聲響”響四方】
全省最大的港資
公司、臺資
公司和造船
公司,還有最大的海纜生產、原木集散和紅木加工基地……一批大項目紛繁在市經濟開發區搶灘開展。
瑞昌工業經濟挺起了“脊柱”,也獲得了應有的榮譽。
據統計,
瑞昌市經濟開發區現在落戶
公司170余家,其間規劃以上工業
公司62家,擁 有從業人員3.04萬人。2015年,經開區完結主營業務收入386.7億元,同比增加6.72%,總量在全省排位第19位,較上年前進了一位,估計本年 可達445億元;完結工業增加值85.61億元,同比增加7.22%;完結利稅45.2億元,同比增加5.58%。工業經濟的給力開展,為全市經濟社會發 展帶來了動力和活力,更帶來了潛力和實力。
無限風流數今朝。現在,
瑞昌市經濟開發區已變成招引各類生產要素集聚的高地、接受長珠閩區域工業搬運的渠道、推進新式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新區。在推進長江經濟帶工業轉型晉級和分工協作、推進
瑞昌提前“跨入全省十強縣(市)”的實踐中表現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