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陽墻體廣告 80年前,紅軍長征行走在老少邊窮山區,山高路險、資本缺乏、條件落后……
80年后,由來自中心和地方的52家要點新聞網站與商業網站構成的強壯采訪團重走長征路。從通道會議舊址恭城書院,到桑植縣劉家坪紅二、六軍團 長征出發地,再到賀龍紀念館。從鳳凰縣菖蒲塘村,再到花垣縣十八洞村,看到的是漂亮的山城、
現代化村莊、別有神韻的少數民族村落。
通道縣:旅行工業助力脫貧
通道縣全稱為通道侗族自治縣,位居
湖南省西南邊境,
懷化市最南端,湘、桂、黔三省(區)交界處,素有“南楚極地、北越襟喉”之稱。它是
湖南省成 立最早的少數民族自治縣,民俗風情稠密。1934年12月12日,我國工農紅軍在通道恭城書院舉行暫時緊急會議,拋棄北上湘西與紅二、六軍團會集的原定方 針,做出轉兵西進
貴州的準確選擇,搶救黨和我國革命于生死關頭。
我國
衡陽新聞網 www.e0734.com
我國
衡陽新聞網 www.e0734.com
青山環抱、山腳下木樓古香古色、安靜的小河穿城而過……跟著旅行大巴的前行,漂亮的通道,給采訪團留下了夸姣的形象。
一下車,鄉民個個臉上笑靨如花,讓人倍感親熱。
“織錦每年能給咱們帶來4萬多元的收入,比以往翻了十倍不止哩。” 69歲的織娘石培云拿起一塊色彩艷麗的侗錦興味盎然地向采訪團展現,笑得合不攏嘴。
“跟著游客逐步增多,現在天天來文明村觀看侗族歌舞表演的游客超越三百人。不只歌舞團30多名本地藝人每月均可領到3000元的固定工資,也帶動了周圍農家樂的人氣,提高了鄉民的收入。” 皇都侗文明村歌舞團的團長歐俊樓樂滋滋地介紹。
據悉,2015年通道縣共接待游客260萬人,已有3000多戶貧窮戶參加到旅行扶貧中。本地鄉民開辦60多家農家樂,人均收入同比增加2000元,估計本年游客人數將打破350萬人,旅行收入到達13億元。
菖蒲塘村:生果工業讓鄉民摘掉“窮帽子”
上世紀80年代,鳳凰縣菖蒲塘村是全縣的貧窮村,以傳統栽培業為主。全村90%的房子為土磚房或石頭房,10%為茅草房,村級路途、村間路途均為土路,人均純收入僅有600元。
我國
衡陽新聞網 www.e0734.com
我國
衡陽新聞網 www.e0734.com
而今放眼望去,滿是生氣勃勃的果樹,圓鼓鼓的蜜柚綴滿枝頭,新鮮誘人的獼猴桃、葡萄等藏身于綠葉之下,一棟棟漂亮的小洋樓,映襯在青山綠水之間……采訪團行走在潔凈寬闊的村道上,感受著
現代化村莊的氣味。
據了解,為摘掉“窮帽子”,蒲塘村從1982年開端量體裁衣,斗膽調整工業結構,嘗試著種蜜橘、椪柑、蜜柚、獼猴桃等,鄉民們終究收獲了一份甜 蜜日子。現在,菖蒲塘村生果栽培面積3745畝,年產生果1300萬斤;農業生產總值3500萬元,農民純收入8000元。90%的果農收入達3萬元以 上,90%的農戶建起了小洋樓,98%的農戶完成了電氣化,自來水和水泥路入戶率達100%。該村先后被評為
湖南省新
農村建設演示村、
湖南省漂亮村莊演示 村。
十八洞村成全國精準扶貧的榜樣村
地處
湖南湘西花垣縣的十八洞村,由于山高路遠,阻塞落后,曩昔窮得出了名,前些年村里年人均純收入僅有1600多元。
我國
衡陽新聞網 www.e0734.com
現在,十八洞村換了一副新面貌。沿著瀝青游道,走進十八洞村,木房子、泥巴墻,別具神韻。屋前屋內、青石板路上,一干二凈,豬圈、牛圈也極端潔凈整潔,就連廁所都是“五星級”,無一點異味。
“曾經,由于村子太窮了,咱們村的男青年談男女朋友時,都說自個是別村的人。要不姑娘們一聽是咱們村,都嚇跑了。”十八洞村黨支部書記龔海華自豪地告訴記者,現在,大家都以身為十八洞村鄉民而自豪。上一年村里就有7位大齡男青年成功“脫單”。
2014年5月,十八洞村成立了苗繡特產農民專業合作社,村寨里有90多名留守婦人加入。“曩昔做苗繡都是自家用,現在農閑時繡一繡,一個月也可收入1500元。”老村支書石順蓮爽快地說。
施全友開辦了十八洞村第一家農家樂。上一年國慶長假,他家一天最多接待了130多位客人,天天收入約3000元。本年春節時期,一家人忙得熱火朝 天,殺了8頭豬,賣了1000多斤臘肉。日子跳過越興旺,施全友家里不只置辦了消毒柜、冰箱、洗衣機等電器,還花8萬元買了一輛小轎車。
據了解,十八洞村人均純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2015年的3580元,增加115%,減貧61戶269人。花垣縣“仿制推行”十 八洞村的經驗,2013年以來完成減貧2.8萬人,貧窮發生率下降到17.8%,2015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增加到6276元。
現在,這方赤色的熱土上,生氣勃勃、朝氣蓬勃,充滿活力與熱情。采訪團一路走來,一路點贊。
新美
廣告:http://www.zzkail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