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景洪墻體廣告 “我們家割了一輩子膠,卻從不知道割膠還有這么多學問,學好了以后我們家橡膠產量增加了20%多呢。”今年春節前,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勐龍鎮曼飛龍村村民巖溫叫掐指一算,去年的橡膠收入比2013年增加了6000多元。
駐守當地的西雙版納邊防支隊小街邊防派出所請來農科專家給300多名當地村民開辦了講座,像巖溫叫一樣增收的群眾不止一家。類似這樣“沉下去”服務百姓的舉措,是西雙版納邊防支隊2014年“警地共建”的一個縮影。
“警”“地”組織人事共同建設
走近曼飛龍村委會辦公區,這里同時也是小街邊防派出所的辦公地。“2013年開始,我們就逐步實行合署辦公了。”派出所所長符躍寬介紹,“警地共建”工作中首先要實現“警”和“地”組織人事方面的共同建設,安排民警分別擔任轄區村委會治保副主任和黨總支副書記,積極為村寨建設出謀劃策。后來在走村訪戶中發現,群眾有很多辦證需要,就把辦公地點合在一塊,每月有固定時間合署辦公,被群眾稱為“家門口的派出所”。
派出所還開展了預約辦理服務,并為邊遠村寨400多名群眾上門辦理戶口手續,設流動警務車,為群眾送證上門6000多份。去年,這些身著“橄欖綠”的村委會副書記,共走訪群眾9.4萬戶近30萬人,辦成2500多件實事。
住宿聯網登記消除假證隱患
這些身著“橄欖綠”的村委會副書記,除了讓群眾辦證辦事更方便了,群眾生活還因為“警地共建”發生了很大變化。
民警駐扎村寨,治安問題有了極大改善。去年以來,由于深入基層,西雙版納邊防支隊更好地發揮了陣地控制優勢,僅毒品案件就查獲415起278人。
勐海縣打洛鎮勐景來村與緬甸隔江相望,每天有成千上萬的游客觀光旅游。
派出所針對勐景來村擁有旅游“金字招牌”的特點,積極推行“導游式”服務、“旅游糾紛”聯調制度,主動為轄區景區公司員工、保安開展法律、安保業務培訓,提升員工素質。
勐景來村責任警官觀皮波榮表示,村里有10家農家樂提供住宿,過去都是手寫登記,持假身份證的人很容易蒙混過關,甚至可能會有潛逃犯罪人員。今年開始全部聯網登記,所有農家樂的住宿人員信息全收集到一起。同時要求農家樂飯菜留樣48小時備案,下一步還要在村里裝監控攝像頭。
派出所支持小伙購買樂器
“他們在,很放心,我們一樓都不用裝防盜窗了。”采訪中總能聽到老百姓的稱贊。
此外,服務基層、改善民生同樣是西雙版納邊防支隊對民警工作考核的又一項內容。支隊協調爭取富民工程2000多萬元,還為村寨建籃球場和書屋等。
曼飛龍村一家傣味餐廳常常傳出架子鼓、電吉他的音樂聲,還有一個帥小伙巖溫罕的歌聲。
支隊幫助當地群眾謀發展、奔小康的辦法多種多樣。巖溫罕2006年成立樂隊時可謂“一窮二白”,為了借器材表演,他常常在幾十公里的路上來回跑。后來得到派出所的資金支持,購買了演出樂器。“要是樂隊搞不成,就只能割膠了。”巖溫罕的樂隊從村里的紅白喜事演出做起,如今已經成立了有口皆碑的“飛龍塔”樂隊,還經常被老撾、緬甸的一些企業請去表演。他說,大家現在除了排練還可以割膠,收入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