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民墻廣告發布 昨日,省人社廳公布了2015年度企業工資調控目標:企業職工工資增長基準線為10%,增長上線為15%,下線為5%。記者發現,今年的目標與去年相比略有下降,2014年和2013年增長基準線均為13%,增長上線為19%,下線為6%。
據介紹,2014年全省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50535元,比上年增長6.5%,其中在崗職工(含勞務派遣)平均工資52119元,比上年增長6.7%;2014年全省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30483元,比上年增長15.2%。
國企一線職工未增長 企業高管不得加薪
省人社廳要求,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與城鎮集體企業一線職工工資未增長的,企業高管人員薪酬不能增加;企業在崗職工人均工資水平未達到所在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水平的,企業高管人員薪酬的增長幅度不得高于企業在崗職工工資的增長幅度。
對于非公有制企業,省人社廳要求通過工資集體協商,在生產發展、經濟效益提高的同時,合理確定職工工資水平和工資分配方案。尚未建立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的,也應參照年度工資指導線,合理確定職工工資增長水平和分配方案。
有效益故意不增加要予以通報
省人社廳要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對當年未按工資增長指導線確定人均工資增幅的企業,實施重點監控;對有效益卻故意不增加職工工資的企業要予以通報、取消評選勞動關系和諧企業等相關稱號的資格,其企業負責人不得參加勞動模范等先進稱號的評選,國有企業高管人員不得兌現績效年薪。
在采訪中,有企業職工認為,工資指導線的指導意義更大,對企業約束力不太大。據專家介紹,我省的企業工資指導線制度從1998年起試行,不具有強制性,主要引導各類企業在發展生產、提高效益的基礎上正常適度地增長工資。
企業工資如何上浮這樣來確定
企業上年度人均工資在全省企業平均水平及以下的:在工資增長指導線基準線至上線的區間內確定人均工資增幅,即人均工資增幅在10%~15%;對因市場影響大且生產經營困難、虧損的企業可由企業與職工通過工資集體協商確定。
企業上年度人均工資在全省企業平均水平以上至3倍之間的:在工資增長指導線下線至上線區間內確定人均工資增幅,即人均工資增幅在5%~15%。
企業上年度人均工資在全省企業平均水平3倍及以上的:人均工資增幅不得突破工資增長指導線基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