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瀘州墻體廣告 經過近半年的查核評分,省質量強省作業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強省辦)日前對外公布了市州政府質量查核終究成果:
成都、
瀘州2市查核成果為A級,自貢、眉山等15個市州查核成果為B級,
綿陽、甘孜、阿壩、雅安4個市州查核成果為C級。
這是我省初次以省政府名義進行的市州政府質量查核。
從上一年末開端,我省正式發動對各市(州)人民政府每年在質量安全和質量發展方面的作業情況打開考評,查核成果分4級,得到通報表彰的A級市(州)政府,有關部分將在資金支撐、項目安排等方面予以優先考慮;發生區域性、系統性質量安全事件的,質量作業為D級,政府有關領導干部不得參加年度評獎、頒發榮譽稱號等,省政府也將收緊或暫停對該區域各項質量獎賞和政策支撐的核準批閱。
其時,國務院正在對各省級政府打開第2次質量查核。經過查核這個“指揮棒”,引導地方政府強化質量安全職責,推進經濟社會轉型晉級,其效果顯著。作為正在深入推進質量強省建設的
四川,天然不能落后。
為順暢推進省政府對市州政府質量作業查核,保證查核成果公平公平揭露,上一年5月,省政府印發《
四川質量作業查核辦法》后,強省辦擬定印發了《
四川質量作業查核實施細則》,斷定了質量目標、質量辦法、否決項等3個有些、不只明細40個查核目標體系,還清晰了40個查核目標的解說人,樹立質量查核專家庫,統一了查核規范。
查核一環扣一環,嚴密打開——
從2015年末開端,21個市州政府依照查核要點及評分細則打開自查,向強省辦抄送2015年度質量作業成效、存在的問題和相關主張的自評陳述。
本年2月,強省辦安排30名專家,對各地抄送的自評陳述進行了文審初評,斷定了實地核對要點。
一個月以后,強省辦組成由廳局領導任組長的10個查核組,對21個市州、32個縣(市、區)和93家
公司進行實地核對,發放問卷查詢上千份,要點對文審初評斷定的要點事項、輿情搜集反映的問題等進行現場驗證核實,同時托付第三方評估組織,從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環境質量等范疇,打開了居民對政府質量作業的滿意度查詢……
“實地核對中,行家們的火眼金睛,能幫我們發現不少平時發現不了的問題。”川東一市州質監部分負責人表示,當面指出某方面的缺乏,對當地政府迅速整改有很直接的促進效果。
四川大學商學院教授童利忠,親身參加了這次質量查核。這位在質量管理范疇深耕了20多年的資深專家認為,“查核,適當所以將質量效益理念從國家和省級層面,直接傳遞到了各市州政府以及更基層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