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墻體廣告粉刷 6月8日,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公安部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郭聲琨在公安部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擴大)會議上強調,建立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等制度,讓群眾辦證更便利用證更安全。會議研究審議關于建立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制度的意見。而從6月1日開始,河南省與天津兩地居民已可互相在對方公安機關申辦身份證換領、補領業務。
建立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制度
建立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等制度,是繼戶籍制度改革、車檢駕考制度改革之后公安機關的又一項重大改革舉措。
會議要求,要根據審議意見抓緊修改完善有關制度草案,并按程序報批。承擔行政管理服務職能的各部門、各警種,都要把事關人民切身利益和合法權益的改革事項往前排,抓緊研究出臺更多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便利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政策措施,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安改革帶來的實惠、有更多的獲得感。
會議強調,要充分發揮公安機關人口服務管理信息化優勢,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最大限度為群眾提供便利。
河南和天津實現身份證異地辦理
據悉,根據公安部統一部署,從2015年6月1日開始,天津市公安機關首期與河南省公安機關開展“一對一”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試點工作。
新政規定:居住在對方省市內的天津、河南戶籍居民,居民身份證丟失補領、到期或損壞換領的,可憑有效居住證到居住地身份證異地受理點申請辦理;天津大中專院校在校的河南戶籍學生居民身份證丟失補領、到期或損壞換領的,可憑學生證到天津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點辦理。
據省公安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長期在天津居住的河南籍居民較多,而在河南的天津籍居民較少,因此這一舉措河南老鄉最受益。
根據公安部相關規定,身份證的制作和發放要在戶籍地進行,在天津居住、求學的河南籍居民在天津市的受理點進行身份證的照相、采集指紋,然后天津警方將數據直接傳給河南警方,由河南警方負責身份證的制作。
辦理后,居民可委托親友到戶籍地居民身份證受理點繳納身份證工本費,公安機關除收取證件工本費外,不再收取其他費用;戶籍地公安機關完成證件制作后,居民可委托親友到戶籍地公安機關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