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昆山墻體廣告 瀕危的江蘇優質水禽品種昆山麻鴨有望在昆山湖蕩里“復活”。昨日,記者從位于錦溪鎮的昆山麻鴨原種場了解到,歷經四年時間繁育,被列為江蘇省重點搶救性保護的昆山麻鴨第三代種群,數十項遺傳學指標已接近歷史記載的最好水平,并有望在第四代選育后進入產業化發展。
眼下,正值麻鴨孵化繁育的關鍵時節。記者昨日在錦溪鎮萬千湖畔的昆山麻鴨原種場看到,昆山麻鴨第三代正在孵化繁育,“躺”在恒溫、恒濕、恒壓的電孵化箱里的今年“第三胎”麻鴨,每“胎”有7200只,先期出生的兩批,共14000多個哥哥、姐姐們,則在臨湖鴨棚里歡快地嬉戲、游蕩。由江蘇省家禽研究所組織實施的不間斷檢測得出的數據表明,第二代麻鴨的產蛋期已達140天;今年入夏以來繁育出的“頭胎”和“二胎”的第三代昆山麻鴨,外形、體長、體重、抗病能力等主要遺傳學指標,已接近歷史記載的最高水平。
昆山萬千湖位于淀山湖與澄湖兩大湖之間,方圓五十公里的范圍內密布有二十余個湖蕩,是蘇州婁門麻鴨和昆山麻鴨的主要棲息和生產地。昆山地區水網密布、湖蕩縱橫,歷史上也是蘇州婁門麻鴨的主產區和昆山麻鴨的唯一產區。作為江蘇省著名的肉蛋兼用型麻鴨品種和江蘇省優秀水禽種質資源之一,昆山麻鴨是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末,在蘇州婁門麻鴨的基礎上歷經15年時間選育而成。由于養殖減少和品種保護欠缺,2009年和2015年,昆山麻鴨兩次被江蘇省農業委員會列入江蘇省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
自2011年以來,昆山市依托江蘇省家禽研究所的技術力量,累計投入700余萬元實施昆山麻鴨遺傳資源保護與開發,2013年7月在昆山萬千湖畔建立了占地1.7萬平方米的昆山麻鴨原種場。歷經兩年的選育、優化,目前已形成昆山麻鴨核心種群,種群年更新率達100%,繁育出30個家系,昔日的昆山麻鴨有望在第四代選育后進行鑒定并進入產業化發展。
為了恢復和保持昆山麻鴨的繁育生長環境,昆山市對錦溪鎮及周邊的周莊、淀山湖、張浦等鎮實施了一系列的生態環境修復和保護工程,原種場周邊的村落同步開展生態村創建。此外,昆山市供電部門組織專門的服務隊為昆山麻鴨的孵化生產提供全天候不間斷保電,市鎮環衛和城管部門也分別為昆山麻鴨原種場周邊環境保護提供全方位應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