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銅川墻體廣告 銅川市承擔2014年度新型職業農民培養任務600人,耀州區、王益區、宜君縣分別承擔200名初級職業農民的培養任務。為確保職業農民培養各項工作落實到位,銅川市開展培訓,調查研究、強化管理、擴大宣傳,進一步扎實推進職業農民培養工作。
一是加強組織管理,推動項目實施。印發了《關于扎實做好2014年度職業農民塑造工程和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的通知》,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重點對培育對象的確定、培訓過程的組織、培訓信息的報送、培訓臺賬的整理等方面強化監管,嚴格執行“學員資格審核制度”、“開班申請”、“三堂課制度”、“臺帳管理制度等”等制度,同時組織市縣兩級包抓人員深入項目縣、培訓點開展包抓指導工作,實行分組包抓全程監管,規范項目運行。
二是狠抓教育培訓,規范培育環節。制定了指導性教學計劃和教育培訓管理制度等,規范教育培訓環節管理,督促區縣制定實施方案、專業教學計劃、班級管理制度等,開展遴選培育對象,優選培訓老師,征訂培訓書籍等工作。截至目前,耀州區四個專業教學班現已完成全部公共理論課教學80課時,技能課培訓90余課時,分班開展實訓實習及技術指導300余課時,學員的培訓工作已按照項目實施方案的要求完成90%。王益區四個專業公共理論培訓80個學時全部完成,專業技能課、理論拓展課平均完成100個學時。宜君縣共完成公共基礎課304學時,專業技能課208學時,能力拓展課240學時,實訓課1240學時,占教學計劃2400學時的83%。認定省市縣三級實訓基地19個,(其中省級2個,市級10個,縣級7個),并對認定基地授牌,依托已認定的實訓實習基地,以崗位實習為主,靈活多樣開展實訓實習。各區縣在考試考核合格的基礎上,開展初級職業農民認定工作,認定比例不少于培育對象的50%。
三是深入調查研究,為出臺扶持政策提供依據。為做好職業農民培育創業基金項目,組織區縣在全市中高級持證職業農民中開展貸款情況調查,調查中高級職業農民67人,發生范圍內貸款11人,貸款金額636萬元,共產生利息約50萬元。據調查,確定了補貼范圍及標準,研究制定了具體的實施方案。從土地流轉、金融信貸、農業項目、農業保險、教育培訓、社會保障等六個方面進行新型職業農民問卷調查,為制定銅川市職業農民扶持獎勵辦法提供依據。
四是強化信息宣傳,樹立培育典型。利用網絡、報紙等新聞媒體積極宣傳職業農民培育政策依據,典型做法累計宣傳62余期次。在《銅川農業信息網》開辟職業農民培育專欄,及時公布職業農民培育相關文件,使群眾進一步了解職業農民培育的有關政策,積極參與其中,共同推動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完善提煉銅川市4名職業農民典型事例,收錄于省農業廳職業農民風采錄,6名高級職業農民在《陜西日報》、《陜西農業網》、《銅川市人民政府網》上宣傳,樹立培育典型,發揮示范帶動作用,與銅川電視臺聯合錄制職業農民培育專期,在銅川電視臺二套《農業天地》欄目播出,樹立培育典型,發揮示范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