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圍墻廣告 今年第一個高溫預警悄然而至,上海經受高溫高濕雙重“夾擊”。昨天10時20分,上海中心氣象臺發布本市今年首個高溫黃色預警,多個區縣最高氣溫突破35℃。不過,今天起至下周一,新一輪強降水將再度光臨申城,最高氣溫有望下降至28℃以下。
截至昨天17時,本市松江、閔行、嘉定、青浦、寶山等區最高氣溫達到35℃,其他地區最高氣溫在33℃至35℃之間,中心城區(徐家匯站)最高氣溫也達34.8℃,市民在戶外能明顯感覺到悶熱。17時25分,高溫預警方才解除。
不過處在“熟梅天”的上海,晴好天氣難以堅持太久。根據上海市氣象局最新消息,6月下旬后期至7月上旬,上海將處于長江中下游地區新一輪降水主雨帶。其中,6月26日至29日本市將出現暴雨或大暴雨,降雨期間伴有短時強降水、雷電和雷雨大風,過程雨量普遍可達80毫米至150毫米。預計本市中北部地區降水累計可達150毫米至250毫米。
面對新一輪降水壓力,市防汛指揮部辦公室負責人表示,本市水務部門已經采取排水管道預抽空、預降水位等應急方案,市容環衛部門也已增派人手提前清理河道垃圾。
針對“6·17”強降水中成為關注焦點的虹口港,防汛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虹口港泵站還在建設中,預計明年汛期才可投入使用,因此今年虹口港依舊是本市防汛難點之一。雖然水閘無法承擔排水重任,但防汛部門重點加強調度,通過抽水預先調低虹口港水位,最大限度保證防汛安全。“降低內陸河道水位勢必會影響水質,但防汛安全高于水質需求,望虹口港沿岸居民能夠理解。”
針對近幾次“下雨就堵”的情況,本市交通部門也配合啟動預案,一旦雨勢增強,將出動全員上崗,確保主要干道行車“至少能動”,避免嚴重擁堵情況再次發生。
此外,本市房管部門也協同防汛部門對物業、小區管道提前進行疏漏,一旦發生重大積水立即啟動應急搶排措施,避免“水漫金山”影響市民生活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