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jié),上海野生動物園里迎來了5羽初生琉璃金剛鸚鵡,其中,3羽還是三胞胎。一般來說金剛鸚鵡每窩會產卵1至3枚,在野外狀態(tài)下,能孵化成功三胞胎已是非常難得,更別說育雛成功。此次,金剛鸚鵡三胞胎由鳥媽媽自己孵化,但三胞胎的出生也讓“初為人母”的鳥媽媽顧及不暇,園內育雛經驗豐富的“奶爸”趕緊來幫忙。
琉璃金剛鸚鵡產于美洲熱帶地區(qū),是色彩最漂亮、體型最大的鸚鵡之一,它個性溫和,愛親近人類,壽命可達70至80年。野生動物園的“奶爸”告訴記者,鸚鵡人工育雛是一個科學、艱辛的工作過程。先要把雛鳥放到人工育幼溫箱里進行哺育,育幼溫箱的溫度要根據(jù)幼鳥生長時間和羽毛生長速度適時調整。育幼溫箱每天都要進行清理、消毒,保證幼鳥的生活環(huán)境干凈整潔。如今,這三只雛鸚鵡出生已有一個半月,全身長滿了稀疏的絨毛,頭部和翅膀長出了短小的藍色羽毛。三個小家伙每天進食5至6次,進食量在不斷遞增,從最初不到1克到現(xiàn)在每次食量60克左右。食物以進口鸚鵡專用奶粉為主,并加入適量營養(yǎng)米粉,保證雛鳥營養(yǎng)充足。3個月后,它們就能長成似成鳥,并開始學習獨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