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粉刷墻體廣告 隨著越來越多的進口食品進入尋常百姓家,進口食質量量平安的關注度也日積月累。繼巴西疫區牛肉后近日再度曝出的“僵尸肉”等事情,更是惹起人們對進口食質量量平安的關注。6月26日上午,江蘇檢驗檢疫局、南京檢驗檢疫局在南京江南文樞苑舉行進口平安周進社區活動,吸收眾多居民前來咨詢。
“江蘇省在檢驗檢疫監管范圍內沒有發現‘僵尸肉’。”江蘇檢驗檢疫局食品平安監管處副處長鄭欣說。江蘇省進口食質量量總體穩定,但并非萬事大吉。
江蘇檢驗檢疫局統計顯現,今年前5個月,全省檢出觸及質量平安衛生項目不合格進口食品53批、40萬美圓,觸及14個國度或地域的糕點餅干、酒類、罐頭、乳品等25類產品,主要問題包括微生物超標、違規添加或添加劑超標、檢出轉基因等。這些不合格進口食品,都做了退運銷毀處置,沒有進入國內市場。
活動現場,66歲的鐘奶奶咨詢,前不久兒媳婦在朋友圈里買了一大罐洋奶粉,不知質量可不牢靠。江蘇檢驗檢疫局食品平安監管處范欣認真觀察發現,這罐三段奶粉,上面標注有德文和法文兩種文字,但沒有中文,蛋白質含量為每克0.4。據此判別,這罐奶粉為非正軌渠道進口,而且是不合格產品。他解釋說,我國明白規則,正軌渠道進口的奶粉包裝上都必需有中文標識,而且應直接印制的而非加貼上去。另外,這罐奶粉采用的是歐標,與我國人體所需營養成分不合。蛋白質含量就比我國規范低了一倍左右。
“最近,有朋友送了兩瓶進口橄欖油,怎樣曉得里面裝的是橄欖油,而不是其他油?”一位姓莊的先生問。南京檢驗檢疫局副局長羅建國解答,國度質檢總局明白規則,一切進口橄欖油每一個瓶子上都要加貼“CIQ”標識,標識背后還有統一的序列編碼,否則就是非正軌渠道進口貨。
專家引見,食品進口主要有三個渠道,一是進口商作為商品進口;二是“海淘”郵購;三是跨境電子商務。
鄭欣說,作為企業貨物進口行為,我國對食品進口質量平安有一系列嚴厲規則,像乳制品,還施行準入請求,只要風險在可承受范圍內的國度的產品才準予進口。關于“海淘”郵購的進口食品,檢驗檢疫部門監管重點是筑牢制止進境食品防線,嚴防來自疫區的食品和未經批準的食品進境。
目前,江蘇省已有多個電商平臺,經過國外統一進口食品,經檢驗合格后放置在蘇州等地保稅區內,等網上取得訂單后從保稅辨別銷發貨。專業人士說,這種跨境電商形式從一個側面對企業實行食品平安主體義務提出了請求,為進口食品消費平安增加了一道防線,值得自創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