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墻體廣告制作 日前,北京市衛計委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北京地區居民健康卡(“北京通”基本卡)發行應用的實施意見。其間指出,新農合參合農民年內發卡率將達到85%,2020年覆蓋悉數戶籍人員。
居民健康卡由國家發改委、國家衛計委等部門聯合推出,旨在具有身份識別、電子健康檔案、健康信息存儲、金融功用,居民可運用其進行掛號就診、查詢電子病歷等多項功用。此外,北京市也針對多卡並存、服務渙散的問題,推進一卡通行的“北京通”卡。在國家和北京市的雙重推動下,居民健康卡作為“北京通”基本卡,由市衛生計生委依照相關標準,負責組織衛生計生行業在北京地區實施推廣並開展技術交融。
據介紹,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的請求,北京市衛生計生委自2014年頭以來,在通州、懷柔軟平谷3個區開展了居民健康卡試點作業。到現在為止,已有5個區縣開展了發卡和應用,累計發卡44萬余張,6個區縣已具備發卡條件,5個區縣列入下一步計劃。試點取得了較好作用,為全市推廣奠定了基礎。
衛計委負責人表明,今年年底前,新農合參合農民發卡率達到85%。未對農業人員發卡的涉農區縣,年內要完結第三方合作機構的選定和發卡準備。2016年底悉數完結新農合參合農民發卡作業。別的人群從“十三五”時期開始逐漸擴大發行,力爭在前三年完結本市戶籍人員的80%,到2020年覆蓋悉數戶籍人員。
同時,北京市還將探究推進擴面發卡作業。2015年內,將探究實施對計劃生育獎勵攙扶人群及年內戶籍重生兒的居民健康卡(“北京通”基本卡)的發放作業。全市戶籍重生兒的發卡作業從2016年開始。計劃生育獎勵攙扶人群的發卡作業力爭從2016年開始,對當年應發人群發卡,保証年內攙扶資金足額發放到領款白叟手中。
北京市公共衛生信息中心負責人介紹,現在北京市民持有居民健康卡、京醫通卡和各大醫院自行發放的就診卡。往后,這些卡的功用都將調集於“北京通”卡,從多卡轉向少卡。而由於此前國家衛計委在全國推廣的居民健康卡所針對的人群和功用與“北京通”基本卡相符,往后將把二者再進行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