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化州墻體廣告 掛葛藤、絲茅根、艾草,點著“午時香”(艾條);除了吃粽子,還要洗“龍舟水”……端午假日,不斷增加
惠州市民參加體會傳統端午風俗的隊伍,重溫陳舊風俗。昨日,記者走進市民家中和一些景區景點,體會傳統過節方式。
洗艾草水
把傳統風俗一向傳下去
艾葉具有理氣血、逐寒濕等成效,不少市民在端午節當天有洗艾草水的風俗。本年35歲的徐南通家住惠城區橋東大街,在她的記憶里,每年端午節除了 吃粽子,還要洗艾草水。端午節前幾天,徐南通就買好了艾草,端午節當天煲好艾草水給家里的白叟小孩洗澡。徐南通說,小時分常聽白叟說,在端午節前后洗艾草 水能夠有用防止肌膚瘙癢等,每年這個時分媽媽都會煲艾草水給她和弟弟洗澡。現在,她已為人母,會把這個傳統風俗一向傳下去。
做美食
釀苦瓜送給60公里外親人
40歲出頭的曾旺是土生土長的博羅人,他很注重端午節這個傳統節日。早上起來,曾旺的
手機就響個不斷,都是親朋好友發來的祝愿信息。幾天前,曾 旺就包了很多粽子送給親朋好友吃。對曾旺一家來說,端午當天除了吃粽子,釀苦瓜這道菜必不可少。清早7時許,他就到菜市場買來魚、豬肉等,這是用來釀苦瓜 的餡料。
回到家中,他把魚肉切成塊與豬肉混在一同,剁陷。“加了魚肉,餡更鮮美。”他說。只見他動作利索,半個多小時,就把十來斤肉餡剁好了。苦瓜是自 家種的,就在屋后,他摘下來,把苦瓜切成一段段,然后一家4口開端把餡填進苦瓜里頭。除了釀苦瓜,殺雞也是少不了,緊接著他又忙著張羅宰雞……當天,曾旺 的老婆阿蘋還不忘把釀苦瓜送給相隔60多公里的老爸爸,期望爸爸永久健康。
接近中午,阿蘋把自采的葛藤、絲茅根、艾草捆成兩束,分別掛在大門口和廚房門口,并在門口點著了兩支“午時香”(艾條)。“這也是
惠州端午節的風俗,民間以為能夠祛除病毒保平安。”她說。
據了解,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清潔節”,大家在這一天灑掃院子,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滅菌防病。從艾和菖蒲的效果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必定防病效果的。
新美
墻體廣告公司:http://www.zzkail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