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西墻體廣告 7月5日,永順縣老司城遺址申報國際文化遺產成功后,當地人用各種方式進行慶祝。
一條《不老如我》的微信,正在湘西及重視湘西的微友間快速傳達,微信里一個湘西苗家漢子嘹亮嘹亮的歌聲傳出:“一重山,兩重山,氣勢磅礴向何方;衙署前,宮殿后,人世換了舊容貌;你問我是誰,他們叫我老司城……”
這是3位湘西土家族苗族青年,用微信傳達他們獨創、自編、自唱的歌曲,表達他們欣喜若狂的心情,點擊量已達1萬屢次。
詞作者,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藝創作研究所的土家族青年黃摩崖,他也是恒大公司的簽約歌詞作者。曲作者則是自治州群眾藝術館土家族青年方衛國;演唱者是省民族歌舞團的苗族男高音張明松。為了進入年代情境,他們專赴永順老司城遺址采風。
歌曲中,還別出心裁地運用了湘西民族傳統文化中的諸多元素,如土家族咚咚喹的唱詞:咚咚喹,咚咚喹,永順街上打雞去。還有苗族儺堂戲的唱詞:你不忙,
你不慌,開山一步踩儺堂;土家族哭嫁歌唱詞:樹長大了要生丫,女兒長大要出嫁;溪洲竹枝詞:紅燈萬盞人千疊,
一片纏綿擺手歌。部分用童聲進行演唱,古丈縣10歲苗族女孩向小康唱得如訴如泣,將聽者帶入湘西土司王朝的特別意境中。
《不老如我》的歌詞,突破了鄉土歌曲中“漂亮的”、“奇特的”這么的傳統窠臼,挖掘“老司城”這一稱號背面的深厚意蘊,圍繞著“有與無”、“見與不見”,敘述興衰,對遺址以“俯視”的視角來“審視”,既發出前史感嘆,又歸于年月平淡。
“做胳膊,做棟梁,當年戰功喜欲狂;且聽那片河灘聲,灘聲啜泣訴衷腸。我為何在此,由于我叫老司城;我守著紅日與白月,守著八百多年家邦;沒見過天邊
與海角,邊遠地方與吾皇,夢里不知誰是客,古今代謝是滄桑。”鏗鏘的歌聲在湘西崇山峻嶺間、在老司城遺址上空,飄蕩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