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通墻體廣告 昨天下午,崇川區觀音山敬老院里,69歲的五保白叟周瓦保悠閑地坐在椅子上看著電視。周瓦保沒有經濟來源,無依無靠,大街安頓他住進了敬老院,吃穿不愁,病有所醫,老有所樂。他對記者說:“真沒想到,我這么個孤零零的老頭兒還能過上這么舒坦的日子。”
這些年,我市立異思路、強化扶持,著力破解土地、金融等要素難題,全力推動“9073”養老效勞格式建造,即90%的晚年人由家庭自我照料、7%享用社區居家養老效勞、3%享用組織養老效勞的格式已經根本構成。周瓦保就是“9073”養老效勞格式的受益者之一。
據市民政局供給的最新數據,我市2萬多名“五保戶”已悉數歸入政府供養;市及各縣(市)區居家養老效勞輔導站悉數樹立,全市城鎮社區居家養老效勞站實現全掩蓋;全市養老組織總數達230家,床位5萬余張(含社區),組織養老才能顯著增強。一張立體式、廣掩蓋、多層次的養老效勞網正為晚年人供給不斷增加的效勞。
經過方針、形式立異,養老效勞系統建造取得微弱動力。我市先后出臺29份方針文件,用完善的方針系統引導支撐養老效勞系統建造。鼓舞銀行業扶持養老效勞業開展,截至現在,全市已有12家銀行向各類養老組織發放貸款近8000萬元。立異養老效勞形式,使醫養聯系等新形式得以疾速開展。全市現已建成保養院和保養型養老組織17家、在建12家,保養型床位到達1.24萬張,占養老床位總數的32.2%。公建民營試點工作也在穩步推動。
活躍引導社會力氣參與,是我市構建“9073”養老效勞格式的重要一環。現在,全市民辦養老組織已超過120家,社會力氣辦養老床位總數到達2.28萬張。社會力氣已經成為興辦養老組織的主力軍。在居家養老效勞工作中,我市對7類日子艱難白叟實行“政府購買效勞”,活躍引進社會力氣增強為老效勞才能,現在政府已為市區符合條件的6500名晚年人購買了每人每月100元至300元不等的居家養老效勞。我市還活躍推動晚年居家呼叫效勞及應急救援效勞渠道建造,現在全市已建成呼叫效勞渠道8個,掩蓋1.1萬獨居、空巢白叟。為他們供給效勞的,正是1017家社會企業或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