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邵陽墻體廣告 今日,第十四屆縣域經濟與縣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排名公布,長沙縣首次挺進全國十強,位列第九,較去年的第十三位上升四位,連續七年排名中西部第一。
從2004年的第65位,到2008年的37位,再到今年的第9位,長沙縣僅用十年時間便跨越56位,成功躋身全國前十,成為中西部縣域經濟發展的一面旗幟。
發布公告中指出,“第十四屆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是依據打造縣域經濟升級版的“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與縣域科學發展評價體系”,突出縣域經濟質量和活力評價而得出。
本屆百強縣變化特征明顯。首先是百強縣的評價更加注重綠色發展,縣域百強的相對綠色指數均已達到A級以上,而長沙縣更是達到了A+;其次是全國十強縣出現較大變化,湖南長沙縣和山東龍口市進入了前十強;同時,“中三角崛起”的力量持續加強。
近年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宏觀經濟形勢,長沙縣不斷加快“退二進三”步伐,多個重大項目相繼落地投產,內生動力得到有效釋放。全縣經濟發展無論是增長速度、經濟質量,還是運行情況,均繼續保持了穩中有進的良好發展勢頭。數據顯示,1-9月全縣財政總收入達154.5億元,同比增長17.4%,全年預計財政收入將突破200億元大關,GDP將突破千億元,工業總產值將超2000億元。
同時,長沙縣在謀求轉型創新發展的過程中,堅持以“兩型”為引領,在全國率先建立了縣級“兩型”建設指標體系,通過著力構建兩型生產生活方式,很好地實現了綠色崛起和跨越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2014年度縣域經濟發展報告》是全國第一次對縣域經濟主體功能區定位進行系統化匯總分析成果,并對縣域經濟差異化的主體功能基本能力進行了初步監測。這與長沙縣正在籌劃的“六大功能區劃分”不謀而合。
本次發布的《報告》以“增強縣域經濟內生動力”為主題,以構建“縣域統籌與統籌縣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長效機制為目標。《報告》還指出,縣域經濟進入新階段后,將繼續調結構、促轉型、謀升級、提質量、增效益,增強縣域經濟內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