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綦江墻體廣告 翻開塵封的前史,綦江齒輪廠于1928年在南京建立,解放前一直是國民黨一家軍需工廠。公司的使命是奉令出產、奉令調撥,主要事務是修補轎車和有線、無線電通信設備,兼制少量簡便轎車配件。
1928年,公司初創,主業修補,實施作坊式管理體制,發展變化很小。1929年,經國民政府陸??哲娍偹玖畈拷煌ū鴪F修補所改組,該廠變成陸??湛偹玖罱煌ㄌ幗煌C械修造廠,廠址在交通兵團南京三十四標駐地,門臨常府街,面積大概2000平方米。
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迸發,修造廠奉令一年內三遷廠址,先遷河南鞏縣,后由鞏縣遷杭州,繼又遷回南京舊址。
1937年7月,抗日戰爭迸發,修造廠奉令擴大籌建了四個轎車修補分場和四個電信移動修補所,別離開赴陽泉、徐州、南昌、蘇州等處,承當各戰區軍用轎車、有線和無線通信設備修補使命,為抗戰做出了巨大貢獻。
“八·一三”滬戰迸發,電信工場及資料庫的一有些遷移湖南長沙,別離在長沙小吳門外及南門外設場開工,一有些遷往四川萬縣。
1938年1月,電信工場四個電信移動修補所兼并,一起劃出獨立。這時的修造廠,專門從事軍事配件及修車東西制作。10月,工廠在長沙有些,包含總指揮組織,奉令移至湖南沅陵,在沅陵茅坪、大坪、千坪田等處設場,并在沅陵落仙輔及湖南晃縣設置資料分庫。11月,增設第二修補工場,隨軍政部移動擔任修車使命。
1939年春,從沅陵榜首制作分場分出一有些機具,遷貴陽龍洞堡建立第三制作工場,并設貴陽轎車修補班一個。一起,經過實地勘察,在綦江縣橋河鄉(現址)籌建新廠址。11月,廠部及各制作分場悉數遷綦江集中,對外啟用“綦江第六號信箱”。
1940年,修造廠啟用“飛箭”商標。
1941年3月,四個修補分廠和兩個修補工場劃歸國民黨交通司直轄,修造廠改組為交通機械制作總廠,直隸軍政部,受交通司指揮監督。5月1日改組完結,至此,公司正式出產轎車配件。
1949年11月27日,綦江解放,中國人解放軍重慶市軍管后勤委員會接收。
綦江齒輪廠誕生在舊中國,強大在新中國,幾經搬家,越搬越興旺,為抗戰做出了巨大貢獻,也為中國的轎車產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