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墻廣告 隨著“龍寶寶”效應的凸顯,今年不少區縣幼兒園報名人數進入高峰期。以閔行區為例,此次小班新生報名創下新高,人數達到24000多人。記者昨天獲悉,閔行已最大容量地挖掘教育資源,同時,其正在對二胎等數據進行評估,為今后中小學優質教育資源做進一步準備。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推進,大量外來流動人口、中心城區的本市戶籍人口、外來常住人口、外籍人口等不同群體涌入并生活在閔行。目前,閔行實有人口已達到250萬,且外來人口已遠遠超過戶籍人口。閔行是個教育大區,整體規模巨大,據悉,現有基礎教育階段各類學校366所,在校學生21.66萬人,教師1.52萬人,占全市教育總量的九分之一。
常住人口的增加也讓閔行擁有了很多的大型居住區,從而產生了不少大居配套的學校。但不少居民卻打出了問號:“這里的教育質量到底如何?”“師資能與市區比嗎?”“在這里讀書是不是等于進了菜場學校?”
記者昨天從閔行區了解到,對于這些疑問,區教育局表示,已經從硬件配置、師資力量等多方面進行優化。“其實,對于大居學校的基本配置的確比較普通,算不上高,但區里通過財政資金的適度傾斜,加強了硬件配置。”區教育局局長王浩告訴記者。
為了能更好打造“家門口的好學校”,區里開展了13對區內校際結對交流,做強本土優質教育資源,充分發揮七寶中學、閔行中學等優質資源引領作用,放大實驗小學、明強小學等“一校多區”的優質資源的輻射范圍。同時,引入外區優質教育資源,在原來基礎比較薄弱的浦江、吳涇、華漕、梅隴等地區引進一批優質教育資源,以此提升當地教育水平。
記者了解到,目前該區隨遷子女中已有70%左右在公辦學校就讀,剩余30%也在專門接收隨遷子女的對口學校接受教育。
“這些學校并不是以前傳統意義上的民工子弟學校,而是公辦性質的。”王浩說,從去年開始,閔行區隨遷子女數量首次出現了下降,減少約200多人。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龍寶寶”年齡上升,一波幼兒園入學高峰也開始凸顯。據透露,今年閔行區小班報名新生數就創下新高,達到24000多人。“在4、5年前已經有所顯現,并且快于全市進入高峰期。”王浩說。不過他坦言,盡管已經最大容量挖掘師資資源,目前仍存在有部分外省市生源無法入園的情況。記者了解到,區教育局也正在著手對二胎數據等情況評估,以應對此后可能出現的又一波中小學入學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