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陽墻體廣告 7月27日,在衡南縣三塘鎮靈官村,鄉民周楊林樂滋滋地通知記者,“去年耕田賺了6萬多塊,本年收入還要多。”
據了解,周楊林曾長時間在外務工,靠菲薄的收入保持一家四口的生計。2006年,有了必定積蓄的周楊林開端回鄉耕田。“我其時家里只有5畝多田,村里人都外出務工了,看到田曠費惋惜了。”周楊林隨后流通了100多畝水田栽培雙季稻。因為缺少人手,他不得不在村里請人干活,可是本錢較高,也沒多少收入。這種情況被鎮計生協會工作人員看在眼里急著心里。2007年開端,鎮計生協會便派出工作人員前往幫助,協助他打稻、插秧、收割,簡直“全程效勞”,工作人員都是自愿效勞,當年周楊林耕田收入直線上升。
2008年,在衡南縣計生協會的點撥下,周楊林開端走科技耕田的路子,采購一臺打稻機,從此大大的提高了出產功率,人手缺少的艱難得到了完全改觀。嘗到科技甜頭的周楊林,在2009年又采購了一臺插秧機,周楊林的耕田路子越走越寬,開端為全村糧農代耕代種,收入也逐年遞增。2013年,他成立了“良林農機農技專業合作社”,在他的帶領下,鄉民耕田積極性高漲。
2011年,周楊林流通山地548畝栽培國外松2萬株,縣計生協會為他供給2萬元資金支撐。“謝謝縣計生協會的協助,在我艱難的時分,濟困扶危。”經過幾年的培養,種下的苗木都已成林。看到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來,周楊林發起鄉民栽培多種果樹,股動鄉民共同致富。跟著腰包一天比一天鼓起來,周楊林顯露笑臉:“搭幫縣計生協會,幫我圓了‘小康夢’。”
在該縣計生協會的幫扶下,計生兩女貧困戶周楊林閱歷了從赤貧到殷實的華麗回身。
“小點子”帶來大改變,“小產業”帶來大發展
“有了計生協會幫助牽線,本年3萬只三黃雞銷路不成問題。”7月28日,衡南縣洪山鎮古城村計生兩女特困戶胡際偉提起該鎮計生協會工作人員為他供給了資金,技能、出售一條龍幫扶時,高興得合不攏嘴。
胡際偉是一個勤勞的農家漢子,曾一度在外打工掙錢保持家用,跟著兩個女兒漸漸地長大,菲薄的收入便難以保持一家人的生計。2013年,胡際偉便回家養雞。“三黃雞種類共同,市場潛力大,雞肉成品需要大,國內供需缺少,很多依賴進口。”資金缺少的胡際偉向村計生協會會長胡光獻說明晰養雞的原因,很快,經過村、鎮計生協會的共同努力,胡際偉順暢地從本地農商銀行貸款。因為沒有豐厚的養雞經歷和技能,開端胡際偉不光沒有掙錢并且還虧了本,一向沒有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