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刷墻廣告制作 陸客赴金旅行NO.1
金門縣府日前表明,縣府積極爭取落地簽注,以及兩岸業務主管部門負責人“張夏會”在金門舉辦,使得“小三通”繼續升溫,今年上半年已突破80萬人,達83萬人次;較上一年同期增加16%,再創前史新高。而到金門的內地游客中,福建游客的數量一直高居榜首。
關于很多福建人來說,金門無疑是臺灣22個縣市中最為了解的一個。上個世紀的“八二三炮戰”催生了金門絕無僅有的戰地風景,也讓金門成了海峽間繞不開的一處旅行勝地。1949年后,兩岸堅持,金門扮演了幾十年的戰地人物,至1992年軍事管制解除后,方邁入開展參觀工業的新時代。
金門前縣長李沃士現已記不清自己來了福建多少次,他最喜歡用“肉眼就能夠看見”來形容福建與金門的間隔。除了戰地風景,李沃士最喜歡推介的還有金門的傳統文化。他告訴記者,金門的古厝首要仍是沿用閩南傳統建筑風格,行走于古巷舊宅之間,就像是閱覽一幅風俗風情畫。此外,島上有300多種鳥類,冬天有上萬只鸕鶿從西伯利亞飛來。它們早上從金門到廈門捕魚,晚上回金門休息。李沃士幽默地說,這些鸕鶿很早就習慣了“小三通”。
上一年,亞洲最大的免稅店金門“升恒昌金湖廣場”試營業,產品性價比高。福建省康輝旅行社臺灣部李經理介紹,他們規劃的“騎行金門”十分受游客期待,騎車逛逛古厝,嘗嘗小吃,買瓶老酒,都是別處體會不到的風情。
陸企赴金出資NO.1
五年前,金門縣政府提出打造“世界休閑參觀島”,臺當局也通過“離島免稅商店設置法令”,讓金門得以大力開展免稅島。廈門華天港澳臺產品購物公司董事長吳友華一直在重視金門的開展。他以為,金門跟福建這么近,得天獨厚的旅行環境,徹底有條件打造變成海西的“后花園”,但金門旅行設施滯后,商機受限。
跟著內地游客赴臺游的升溫,特別是赴金門的陸客不斷增多,2010年吳友華決議建立金門延銘開發建設公司,廈門華天港澳臺產品購物公司也變成第一家赴金門出資的陸資公司。吳友華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現在,金門全島的民宿和旅館加起來總共不到1000個床位,而上一年到金門的游客超越100萬人次,因為床位有限,大多數人無法在金門留宿。而海西輻射人口達2億以上,只要100個人中有1個去金門旅行,游客數量都相當可觀。金門華天酒店方案2018年完成總工程,客房數達1800間,到時將變成金門的標志性建筑。
無獨有偶,上一年廈門公司陸島酒店有限公司獲得了臺灣向陸企頒布的首張經營性土地所有權證——獲準在金門購得5510平方米的土地,用于開展酒店和參觀旅行工業。根據規劃,該公司在金門的酒店項目總出資達2.6億元人民幣,擬于2016年竣工,建成后將供應300多間客房。
內地引水供金NO.1
雖然旅行資源豐富,但金門卻一直有一塊短板——缺水。金門屬南亞熱帶氣候,暖熱少雨,區內無大河,水資源極度匱乏。據揭露信息顯現,金門有小型湖庫15座,水塘、深井5000余口,操控面積在4平方公里以上的溪水僅有6條,矮小且獨流入海,徑流利用率極低。金門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1000立方米,遠低于世界公認的人均水資源警戒線,假如碰到枯旱時節,情況則愈加嚴重。
十多年來,水資源頻頻告急,現已嚴重影響金門經濟社會開展和民生所需。從1995年起,兩岸先后安排幾十批專家進行溝通、考察、研討,經重復證明,處理金門缺水最科學、最經濟、最根本的途徑即是從福建引水。2013年6月,兩岸兩會就此到達一致,決議從晉江引水供應金門。
據晉江市水利局總工程師劉地強介紹,一條取自晉江金雞攔河閘,從北到南貫穿全部晉江的全封閉式飲水線路現已建成。這條全封閉輸水線路,將晉江東山、溪邊、龍湖三個天然淡水湖串聯起來,形成了全部晉江市的引水工程網系。據了解,全封閉的隧洞及箱涵將這三個水庫相連,相互調理,在應急事情下可相互調用水,到達雙保險的作用,一起也保證了向金門供水的水質。
“現在,福建已有廈門大嶝島、莆田南日島以及平潭島等多個跨海引水工程,相關技術已十分老練。金門供水工程隨時能夠發動。”劉地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