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周口墻體廣告 昨天,周口店遺址發布了2011-2014年對遺址第1地址(猿人洞)第4層的開掘效果。著名舊石器考古學家、古人類學家高星標明,新發現可作為“北京人”用火的依據,不掃除再次發現“北京人”遺骸乃至頭蓋骨的也許。
據高星介紹,猿人洞是周口店遺址的心臟。這里有最具科學價值的標志性堆積體,保留了遺址最完整的地層序列和豐厚的科學信息。自上世紀20時代猿人洞開掘以來,長時間遭受日曬、雨淋、風蝕等天然力的損壞,因而2009年至今展開了對猿人洞西剖面的搶救性開掘作業,這也是自1937年大規模體系開掘中止后初次進行的搶救性整理開掘。
高星說,猿人洞共有13層,并非每層都有人類活動的文明遺存,“已開掘的前3層,人類遺存痕跡比較少;還未開掘的第7、8層估計人類遺存也很有限;11層以下就沒有文明遺存了。從現在對第4層開掘的狀況看,這一層人類活動較為頻頻”。
在這幾年的整理開掘過程中,先后對第4層堆積中上部、下部進行了開掘,共出土可判定標本上萬件,其間包含近4000件石制品(質料根本為脈石英等,石制品類型包含石核、石片、刮削器、尖狀器、砍砸器、斷塊、斷片、碎屑等),可判定的大中型動物骨骼標本3000多件(包含碩獼猴、腫骨大角鹿、葛氏斑鹿、馬鹿、梅花鹿、野豬、犀牛、三門馬、鬣狗等),另外還出土了嚙齒類、鳥類等小型動物化石2000余件。
■要害發現
“北京人”用火才能再獲新證
高星說,1929年裴文中先生在北京猿人遺址發現灰燼、燒骨、燒石等疑似用火依據,并成為學術界一致。但近30年來,有些西方專家質疑“北京人”用火才能,提出燒骨、燒石、灰燼也許是從洞外被水流沖入的;被燒過熏黑的材料及灰燼也許是天然火形成。
高星標明,人類用火依據要素共有4點,首先要的確發生過燃燒——灰燼、木炭、燒骨、燒石等;存在人類操控痕跡——會集散布、火塘構造等;與其他人類遺存共生——人類化石、石制品、被人類改造過的裝飾品等;適宜的人類生計與埋藏環境。這次開掘不只發現大量石制品,一起發現火塘、燒石等古人類用火遺物、遺址密布呈現,能夠證實“北京人”的用火才能。
發現1:加熱超越700℃
在猿人洞第4堆積層有火塘、原地燒結土、燒石,特別是燒骨等用火遺物、遺址的密布呈現,研討標明遺址疑似用火區沉積物很也許經歷了700℃以上的加熱,而天然火一般無法到達如此高的溫度。這些沉積物也許遭到人類操控用火的效果。
發現2:灰燼中含硅質體
考古學家組織了磁學、釋光特性、微形態、元素碳、植硅體、孢粉、紅外光譜分析等查驗,發現第1地址的第4層和第6層灰燼中含有硅質體,即找到了證實“北京人”用火的依據,闡明“北京人”在第4和6層所在的時代已能夠操控用火。
■開掘猜測
也許再次發現“北京人”頭骨
高星介紹,猿人洞本年的開掘要點會集在第5層及第6層上部,計劃整理堆積厚度3-4米。本年度的開掘作業計劃繼續到10月中下旬。
談到是否能再次發現人類遺骸,高星標明,此前周口店共開掘包含牙齒等共40個不一樣的人類遺骸,其間包含5個失蹤的頭蓋骨。現在開掘的區域是人類活動頻頻的區域,很有也許發現新的人類遺骸,且不掃除發現新的“北京人”頭蓋骨。